Wednesday, September 23, 2009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经)2007-05-30 21:54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桑耶精舍

::: 回首頁 | 友善列印 | 轉換簡體 | 桑耶精舍
:::
首頁自訂區塊

【廣大如虛空,深徹如大海】

(As Vast as the Universe;as Deep as the Ocean)

【虛空無有盡,我願亦無窮】

(The Universe is sometime end, but my faithful vows of benefiting all sentient beings are endless forever.)


專欄文章 Articles
2009-08-04
「大乘禪觀的核心」:轉念(The Central Point of Mahayana Meditation: Transference of the Mindfulness)心宏法師開示 (11/June/2009) 活動訊息 Activity
2009-09-09
朝聖專集照片:印尼、爪哇島、婆羅浮屠Pilgrimage to Borobudur stupa (at Central Java, Indonesia) 其他公告 Others
2009-09-09
自助旅行,尼泊爾及新加坡,朝聖路線規劃!(Pilgrimage routes to Nepal and Singapore travelling by our own) .::: 主選單
桑耶精舍 SBA
介紹精舍 Intro行政組織 Team心宏法師 Master
最新公告 News
活動訊息 Activity課程公告 Course其他公告 Others
佛陀教法 Dharma
概要總說 Intro南傳佛教 Theravada北傳佛教 Mahayana藏傳佛教 Vajrayana
教學課程 Courses
教學課表 Schedule內容下載 Download入菩薩行論 Bodhicaryavatara專欄文章 Articles
六度萬行 Activities
朝聖之旅 Pilgrim影像集錦 Albums佛教兒童區 Kids法寶結緣 Books招募義工 Volunteers廣修供養 Universal Offerings
相關訊息 Info
問與答 FAQ網路資源 Links聯絡我們 Contact使用規則 Rules網站導覽 Site Map
搜尋本站 搜尋站外 Login
:::
帳號:
密碼: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桑耶精舍,請詳見使用規則。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25號3樓
電話:+8862-2775-1965 傳真:+8862-2775-1967
E-Mail:sba@sbaweb.org | RulingDigital 銳綸數位建置
建議使用IE 6.0 或 Mozilla Firefox,並將螢幕解析度設定為 1024*768,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瀏覽人數:

www.kmspks.org

菩提迦耶八关斋戒
8 precepts retreat in Bodhgaya

6-14/12 /2009
*日期更动,Dates Amendment

详情 Details




SEARCH within



普觉庆中秋
Moon Light, Moon Bright
@ KMSPKS 03/10/09


讲座:阿赖耶识迷悟图
依宗密迷悟说开展一系列禅理禅行
10月04日


禅七
10月7日至14日


在疾病和危机中成长,
回归灵性的喜悦
(工作坊) 10月25日


药师消灾燃灯法会
10月26至11月1日


三皈五戒 11月1日
预备班10月18日
3 Refuges & 5 precepts
ceremony 1/11/09
Preparatory Classes
18/10/09


启建法界圣凡冥阳两利
水陆普渡大斋法会
12月19日至26日


周日学校家长亲子讲座
亲子情、善巧心
11月28与29日


kmsYM Youth Ministry :
YM Calendar (AuglSep)
3Gems Temple Tour
(KMSPKSl WAT)
Thu Programme (AuglSep)
Sat Cultivation (Sep)


Self-Enrichment Series
Tai Chi, Yoga, Yoga Retreat, Children Art, Children Reading, talk/workshop etc


陶冶性情课程
亲子读经班,杨氏太极班,
瑜伽班, 工作坊



售卖!普觉素月饼
Vegetarian Mooncake
On Sale Now!
From 12/9/09, 9月12日起


菩提迦耶八关斋戒
8 Precepts Retreat in Bodhgaya 截止日期更动 Registration Date Extended



English Buddhism course
(Module 3) Change of Dates


普觉佛学课程
(第三学期) 日期更动]


崇敬历代先贤,万佛宝塔净土堂先人牌位安置处翻新工程均已完成.欢迎询问


Counselling Service by Appointment Only
辅导服务只限预约



Jobs available :
Youth Officer,
Educational Officer, Lecturers, Kitchen Assitant
(Update Aug 09)


千年一音
Voices Of Harmony
光明山普觉禅寺与新加坡华乐团
By KMSPKS & SCO
27/11/09



《小字条》现已发行!
精心设计的《小字条》录像光碟,
内含预告片、制作花絮、剧照及
8张明信片。 由陈子谦编导





周日/周末学校 PKSSSS
短期出家Novitate 2009


Vesak 2553卫塞节庆典



当代的挑战
长清法师主讲


Latest Dhamma Talk :
Happiness & Peace in Recessionary Times
by Bhikkhu Thich Chan Phap Dang & Bhikkhu Thich Chan Phop Kham (Plum Village)


Dharma, Music & Interviews

普觉结缘出版


Awaken Magazine Latest
Issue15 available
(Sep- Dec 09)

2009年普觉日历海报








寺院庆典,吉祥日,共假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 ©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Friday, August 21, 2009

《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生命泉源 】〈大悲咒〉與《大悲懺》修行入門
經懺,種類繁多,以觀音為主的《大悲懺》僅是其中之一。
是與觀世音菩薩的甚深因緣罷,整個飄搖、動盪的青春,我日日所拜、所持的,即是《大悲懺》。
但是,〈大悲咒〉與《大悲懺》是不是一樣呢?兩者究竟有何關聯?又有何差別?

〈大悲咒〉與《大悲懺》兩者系出同源,皆出自《大悲心陀羅尼經》。「陀羅尼」即「咒」的意思。〈大悲咒〉即是千手千眼觀音於這部經典中所宣說的無上咒語,也就是千手千眼觀音的根本咒。它一共包含了八十四句,四百一十五字。

《大悲懺》相傳為世尊幼子「羅睺羅」化身的宋代知禮和尚,根據這部《大悲心陀羅尼經》為主體,所發展、編寫、制定出的儀軌。它包含了〈大悲咒〉,以及經典的核心思想,同時,也涵蓋了安置道場、結界、供養、入懺、啟懺,以及懺悔、觀行的種種程序和儀式。誦一個〈大悲咒〉僅需幾分鐘的時間,拜一部《大悲懺》則往往需要兩個鐘頭左右。

《大悲懺》是一類「懺門」,也是佛法中的「事門」,是透過「事相」、「儀軌」的形式,透過聲音、梵唄、莊嚴的道場、虔穆的信眾,所集體共同震盪、共同表彰的宗教情感和宗教情操。依此,它也是一項「共修的法門」。

為什麼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夠虔誠,難道不能一人隨時隨地獨修、獨懺嗎?
也許,會有人也昇起如是的疑惑。早期,於高雄山寺閉關中,我即是採取獨修的方式進行《大悲懺》。由於它要求了高度的專注與禪定,因此,並非初修者以初始的散心、浮心便可抵達。依此,格外需要練就一番修行的工夫與素養。

採取「共修」於初學者格外得力,唯因「木頭總是跟著木排跑」。一根木頭,可能在洶湧的河面東奔西竄,不知漂向何處;一排又一排的木筏,牢牢綁緊,則可能井然有序,片毫不失地安全抵達彼岸。這便是「依眾,合眾」的善巧方便。

首先,它舉行的地點是一座清淨、莊嚴、寧靜、安詳的道場。人們一進入,也便自然地攝心莊穆起來。同時,在拜懺的過程中,由於梵唄、唱誦、儀軌不斷持續舉行著,即使心念偶爾流轉、飄忽、岔開了,也不可能完全中斷、停止下來。且由於「木頭總是跟著木排走」的巨大凝聚力,一個飄閃的妄念,根本敵不過百個、數百個,甚或上千個虔心專注的力量。因此,妄念瞬即打散,又融入強而有力的「共懺」主流中。

由是,你懺悔,他懺悔,我懺悔……集體的氛圍,帶來相互的震撼與交響;那懺悔,即如一堵氣勢龐大的洪流般,能夠發自心底的,滌淨一己內外的垢惡與罪障。

懺悔,唯有在真正的虔誠懇切中,才能發生作用,也才能具體轉變身、心。散心浮動,則很難抵達拜懺的效果。「共修」則相對的,以集體的力量,轉化了個體所可能有的散亂、疲怠,而能傾全副心意地,達到「拜懺除障」的目的。這是為什麼世界各大宗教都採行類似的集體祈禱、禮拜和誦讚。

自從宋代知禮和尚制定《大悲懺》懺儀,《大悲懺》法會即成為漢地普受歡迎的觀音法會。
然而,雖屬於懺門,它的內容,並不僅僅於消極的懺悔,也不僅止於個人的消災祈福以及現世利益。作為一部「觀音法門」,它指涉了觀音證覺的般若與涅槃,也指涉了觀音的慈悲與方便。
行者入懺的十大願文是: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眾;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同法性身。

終極的,通過個我的證覺解脫,而發起與觀音的慈悲相契相應的廣大菩提心,以種種善巧方便、利益,也協助有情證覺法性。

除了拜《大悲懺》祈求消災淨業,在現實現世中,碰見坷坎煩惱、挫折障礙時,又該如何面對、滌淨呢?

將所有妨礙、干擾、苦惱、嫉妒、厭憎自己的,都當作是「逆行菩薩」罷。

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起瞋恨心。一旦有恨,則如同燎原之火般,對自己,難以處理;對他人,更難原宥。恨,僅會衍生更多、更難以控制、駕馭的問題。

其次,瞭解自己是一個凡夫、一個猶未抵達解脫道的平常人;他人也是,仍有許多人性的闃暗無明、貪瞋煩惱在燒燃、作祟。彼此,都需要更高的學習與調整。

這樣看來,所謂的挫折、逆境,也無非只是修行「忍辱行」的時光,一段「鍊心」與「調御」的過程,同時,一旦深明因果、深信因果,行者即能以更大的寬厚與慈忍,承擔個人的業力與果報。針對逆境,汲取智慧與慈悲。

其三,該怎麼處理的事,就怎麼處理、怎麼做。盡可能的「不以自我為中心」,而客觀清明地審查狀況,協助自我以及他人,共同解決困境,降低傷害。
其四,倘然發現錯誤的肇始,不在對方而在自身,更該立即訂正,立即成長。同時,以感謝、感恩的心情面對問題,看清心靈的「黑暗倉庫」。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對他人用慈悲,對自己用智慧。一切的坎坷、逆境,自然化為智慧的泉源,也自行蛻變為慈悲的路徑。

究竟《大悲懺》的意義,不僅在於拜懺那兩個小時的滌淨而已;更在於日常生活情境中,時時念想起觀音的慈悲與柔忍,以之作為「淨化」的楷模與行則。如此,「懺」才能在我們的生命內容中發生根本的意義。

線上持誦「大悲咒」49天 回向八八水災受難菩薩~~

◎本文摘錄自:《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Thursday, August 20, 2009

佛说七佛经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版权说明
首 页 佛教藏经 藏外佛典 佛学辞典 在线辞典 外文佛典 图像法宝 声乐法宝
译著之家 语言学习 组织公约 录校细则 参加录入 软件工具 FTP 下载 论坛留言



首页 >> 佛教藏经 >> 大正新修大藏经(简) >> 阿含部(ahan)


佛说七佛经 【大 中 小】 点击次数: 4162

[1]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01 册 No. 0002 七佛经


  No. 2 [No. 1(1), Nos. 2, 4]

  佛说七佛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大苾刍众。持钵食时诣迦里梨道场。共坐思惟。过去世时有何佛出现。族姓寿量其义云何。如是思已。互相推问而不能知。尔时世尊知此苾刍思惟是事。即从座起。诣迦里梨道场。结跏趺坐。时诸苾刍。头面礼足住立一面。合掌恭敬一心瞻仰。

  世尊问曰汝诸苾刍。于意云何。苾刍答言。我等思惟。过去世中有何佛出世。族姓寿量皆不能知。佛告诸苾刍。汝等乐闻。苾刍答言。今正是时。愿为宣说。佛言。汝等谛听。我今说之。过去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三十一劫。有尸弃佛。毗舍浮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于贤劫中第六劫。有俱留孙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第七劫。有俱那含牟尼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第八劫。有迦叶波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第九劫。我释迦牟尼佛。出世间。应正等觉。复次过去劫中。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宣说尸罗清净戒律。成就智慧最上之行。

  复次贤劫中。俱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波佛。亦说清净律仪及禅定解脱之法。我所说法。亦复如是。汝诸苾刍。过去毗婆尸佛。刹帝利姓。发净信心。而求出家。成正觉道。尸弃佛。毗舍浮佛。亦刹帝利姓。俱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婆罗门姓。我生净饭王宫。刹帝利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我说过去世  九十一劫中
 时有毗婆尸  出现于世间
 三十一劫中  尸弃毗舍浮
 如是正等觉  皆姓刹帝利
 俱留孙如来  婆罗门之姓
 俱那含迦叶  其姓亦复然
 我处阎浮提  而为净饭子
 虽证佛菩提  亦姓刹帝利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等谛听我今复说七佛如来应正等觉所有族号。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憍陈族。俱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波佛。迦叶族。释迦如来。瞿昙族。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毗婆尸如来  尸弃毗舍浮
 如是彼三佛  悉是憍陈族
 俱留孙如来  俱那含迦叶
 如是彼三佛  悉是迦叶族
 我处阎浮界  生于净饭宫
 出家证菩提  是彼瞿昙族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等谛听。我今复说七佛如来。应正等觉寿量长短。毗婆尸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八万岁。尸弃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七万岁。毗舍浮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六万岁。俱留孙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四万岁。俱那含牟尼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三万岁。迦叶波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二万岁。我化五浊众生。寿百岁故。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毗婆尸如来  尸弃毗舍浮
 俱留孙世尊  俱那含迦叶
 如是出世时  各自人寿量
 八万次七万  六万及四万
 三万至二万  如是释迦佛
 而出于五浊  人寿一百岁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等谛听。我今复说七佛如来父母国城种种名字。毗婆尸佛。父名满度摩王。母名满度摩。帝城亦名满度摩。尸弃如来。父名阿噜拏王。母同名阿噜拏。城名阿噜嚩帝。毗舍浮如来。父名稣钵啰底都王。母名钵啰婆嚩底。城名阿努钵么。俱留孙佛。父名野倪也那多。母名尾舍佉。王名刹谟刹摩。城名刹摩。俱那含牟尼佛。父名野倪也那睹。母名乌多啰。王名输部。城名输婆嚩帝。迦叶如来。父名稣没啰贺摩。母名没啰贺摩虞钵多。王名讫里计。城名波罗奈。我今应正等觉。父名净饭王。母名谟诃摩耶。城名迦毗罗。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毗婆尸如来  彼佛本生处
 满度摩为父  满度摩帝母
 所都大城郭  亦名满度摩
 时丰国富盛  人民恒快乐
 尸弃佛世尊  阿噜拏王父
 阿噜拏嚩帝  是佛母之名
 所居城同号  阿噜拏嚩帝
 人民甚炽盛  大富常安隐
 毗舍浮如来  父王及母名
 稣钵啰帝都  钵啰婆嚩帝
 所都之国城  名阿努波摩
 其世亦安隐  一切无灾害
 俱留孙世尊  彼父所立名
 野倪也那多  尾舍佉为母
 刹谟刹摩王  都彼刹摩城
 时彼诸众生  崇重于贤善
 俱那含牟尼  野倪也那睹
 而是父之名  母号乌多啰
 国王名输部  输婆嚩帝城
 纵广多严饰  有情无诸恼
 迦叶波佛父  稣没啰贺摩
 母立没啰贺  摩虞钵多名
 讫里计国王  都波罗奈城
 其中诸众生  昼夜常安隐
 我今所生处  净饭王为父
 摩诃摩耶母  城名迦毗罗
 如是正等觉  七佛诸如来
 父母及国城  分别名如是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等谛听。我今复说七佛如来声闻弟子。毗婆尸如来应正等觉大智弟子。名欠拏底写。声闻中第一。尸弃如来应正等觉大智弟子。名部三婆嚩。声闻中第一。毗舍浮如来应正等觉大智弟子。名野输多啰。声闻中第一。俱留孙如来应正等觉大智弟子。名散𡁠嚩。声闻中第一。俱那含牟尼如来应正等觉大智弟子。名稣噜努多啰。声闻中第一。迦叶波如来应正等觉大智弟子。名婆啰特嚩惹。声闻中第一。我今应正等觉大智弟子。名舍利弗。声闻中第一。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毗婆尸如来  有大智慧子
 名欠拏底写  尸弃佛世尊
 有大智慧子  名部三婆嚩
 毗舍浮如来  有大智慧子
 名野输多啰  俱留孙如来
 有大智慧子  名曰散𡁠嚩
 俱那含牟尼  有大智慧子
 稣噜努多啰  迦叶佛世尊
 有大智慧子  婆啰特嚩惹
 我今应正觉  有大智慧子
 名曰舍利弗  如是七佛子
 于诸声闻中  各各为第一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等谛听。我今复说七佛如来侍者弟子。毗婆尸如来应正等觉侍者。名阿输迦。尸弃如来应正等觉侍者。名刹摩迦噜。毗舍浮佛应正等觉侍者。名乌波扇睹。俱留孙佛应正等觉侍者。名没提逾。俱那含牟尼佛应正等觉侍者。名稣噜帝里野。迦叶如来应正等觉侍者。名萨里嚩蜜怛啰。我今应正等觉侍者。名阿难陀。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佛子阿输迦  刹摩迦噜等
 并乌波扇睹  没提逾之者
 稣噜帝里野  萨嚩蜜怛啰
 及彼阿难陀  皆为佛侍者
 常行慈悲心  成就三摩地
 通达诸法相  具足大智慧
 多闻而聪敏  为大法之师
 众中居第一  名闻于十方
 人天皆归敬  精进力坚固
 断尽诸烦恼  而证无生灭
 承侍佛世尊  恒获于己利
 如是诸如来  成就真佛子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等谛听。我今复说七佛如来所度声闻之众。毗婆尸如来第一会说法。有六万二千苾刍得阿罗汉果。第二会说法。有十万苾刍得阿罗汉果。第三会说法。有八万苾刍得阿罗汉果。尸弃如来第一会说法。十万苾刍得阿罗汉果。第二会说法。八十亿苾刍得阿罗汉果。第三会说法。七万苾刍得阿罗汉果。毗舍浮如来。第一会说法。八万苾刍得阿罗汉果。第二会说法。七万苾刍得阿罗汉果。第三会说法。六万苾刍得阿罗汉果。

  俱留孙如来一会说法。四万苾刍得阿罗汉。俱那含牟尼佛一会说法。三万苾刍得阿罗汉果。迦叶如来一会说法。二万苾刍得阿罗汉果。我今一会说法。一千二百五十苾刍得阿罗汉果。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毗婆尸如来  尸弃毗舍浮
 俱留孙世尊  俱那含迦叶
 并释迦牟尼  各各出世时
 所度声闻众  数有七十亿
 九万余三千  二百五十人
 皆得阿罗汉  不受于后有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等谛听。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乃至我今出现世间。住持教化。宣说法教。调伏有情。戒行仪范。受持衣钵。求证菩提。无有少法而各别异。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如是过现劫  毗婆尸等佛
 所度众苾刍  成就大智慧
 勤修于正道  菩提之分法
 五根与五力  四念四神足
 七觉八圣支  及彼三摩地
 寂静眼等根  通达于法藏
 开悟诸群生  增长于慧命
 如是贤劫中  皆叹未曾有
 佛以大悲智  自觉觉于他
 威德大神通  所说皆如是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与诸苾刍即从座起。还给孤独园。过是夜已。至平旦时。

  诸苾刍众。从其本舍。往迦里梨道场。互相推问。过去如来入大涅槃。离诸戏论。永断轮回。而无过失。如是大丈夫。有如是智慧。如是持戒。如是三摩地。如是解脱。如是威德。如是种族。降世利生。甚为希有不可思议。

  尔时世尊知诸苾刍心之所念。从座而起。诣迦里梨道场。结跏趺坐。告苾刍众言。于意云何。时诸苾刍白世尊言。我等闻说。过去如来。入大涅槃。离诸戏论。永断轮回。而无过失。如是大丈夫。有如是智慧。如是持戒。如是三摩地。如是解脱。如是威德。如是种族。降世利生。甚为希有不可思议。佛言。苾刍。汝今所说。何以故。苾刍白言。佛有清净法界。证真觉智。无不了知。愿为解说。佛言。苾刍。汝等谛听。我今说之。于过去世。有大国王名满度摩。彼王妃后名满度摩帝。

  尔时毗婆尸佛。从兜率天降下阎浮。入于母腹住胎藏中。放大光明照诸世间无有幽暗。而诸恶趣一切地狱。日月威光亦不能照。佛光所及忽得大明。而彼有情互得相见。即发声言。何故此间有别众生。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菩萨从兜率  下降阎浮时
 如云亦如风  须臾至母腹
 身放大光明  照耀人天界
 地狱铁围山  皆悉无幽暗
 佛刹众境界  随住于母身
 如是大仙众  亦来俱集会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从兜率天下降阎浮。入母胎时。部摩夜叉高声唱言。此大菩萨大威德大丈夫。舍天人身及阿修罗身。处彼母胎而受人身。如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乃至梵辅等天闻此唱言。菩萨降神处母胎中。皆悉来集。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菩萨从兜率  降神母胎时
 部摩大夜叉  唱言彼菩萨
 弃舍天中身  及于修罗质
 处此母胎中  即受人世报
 四王忉利天  夜摩及兜率
 乃至于梵世  皆悉闻斯事
 菩萨降人间  微妙真金色
 诸天悉来集  心怀大喜庆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从兜率天降阎浮时。有四大天子威德具足。身被甲胄。手执弓刀。拥护菩萨。人非人等皆不侵害。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菩萨降生时  忉利天帝释
 遣彼四天王  各具大威力
 身被金甲胄  手执弓刀枪
 恒时常卫护  罗刹非人等
 不敢作恼害  安住母腹中
 如处大宫殿  恒受诸快乐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从兜率天下降阎浮处母胎时。其身清净光明照耀。如摩尼珠。母心安隐无诸热恼。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菩萨处胎时  清净无瑕秽
 犹如琉璃珠  亦如摩尼宝
 光明照世间  如日出云翳
 成就第一义  出生最上智
 令母无忧恼  恒行众善业
 有情皆归仰  安处刹帝利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从兜率天下降阎浮处母胎时。未曾得闻母有染欲。色等五尘而无所著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菩萨处胎时  令母心清净
 不闻染污名  远离五欲过
 断除贪爱根  不受诸苦恼
 身心恒安隐  常得于快乐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从兜率天下降阎浮处母胎时。母自受持近事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于其右胁诞生。菩萨母后命终生天界中。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菩萨处胎中  母自持五戒
 右胁生童子  无彼诸苦恼
 譬如天帝释  受妙五欲乐
 于后命终时  速得生天上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右胁生时大地震动。身真金色离诸垢染。放大光明普照世间一切境界。所有恶趣黑暗地狱忽然大明。彼中众生互得相见。各各疑云。何故此间有别众生。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菩萨降生时  大地皆震动
 身相如真金  不染诸尘垢
 威德大神通  光明照一切
 幽暗业众生  而互得相见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右胁生时。母无疲困。不坐不卧。尔时菩萨大威德大丈夫。心不昏昧。足不履地。有四大天子捧童子身。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菩萨降生时  母意无散乱
 不坐亦不卧  自在而适悦
 威德大丈夫  心离诸暗昧
 四天捧其身  足不履于地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右胁生时。身体清净如琉璃宝。远离一切脓血洟唾不净之物。亦如摩尼珠憍尸迦衣。诸尘垢等而不能着。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菩萨降生时  身器悉清净
 远离诸秽恶  脓血洟唾等
 譬如憍尸衣  及彼摩尼宝
 莹净体光明  尘垢皆不住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右胁生时。有二天子。于虚空中降二种水。一冷二温。沐浴童子。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菩萨降生时  空中有二天
 沐浴童子身  降彼二种水
 温冷各相宜  表圆于福慧
 成就大无畏  普遍视众生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右胁生时。具三十二相。身色端严。眼根清净见十由旬。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菩萨降生时  诸相悉具足
 目净复端严  远视十由旬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彼菩萨摩诃萨右胁生时。见忉利天。彼天帝释见此童子是真佛身。执白伞盖覆童子身。寒热风尘一切诸恶而不能侵。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童子初生时  远视于忉利
 帝释复睹之  手执白伞盖
 即来覆其身  寒热风日等
 及彼诸毒恶  一切不能侵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右胁生时。本母乳母养母。及诸宫人围绕保护。澡浴涂香种种承奉。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童子初生时  乳养有三母
 及彼诸宫人  四面常围绕
 澡浴复涂香  令彼常安隐
 如是昼夜中  无暂而舍离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右胁生时。身色端严。具三十二相。满度摩王。即召相师占其童子。婆罗门言。若令在家受灌顶轮王之位。主四天下具足千子威德无畏。不以兵杖弓剑能降他军。若复出家坚固修行成正等觉。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相师婆罗门  占此天童子
 告彼父王言  具相三十二
 如月出众星  世间甚希有
 若常在宫殿  必绍转轮位
 主领四大洲  复生千太子
 如是出家时  速成无上觉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右胁生时。身真金色诸相端严。如水生莲尘垢不着。一切有情瞻仰不足。所出言音微妙细密清雅流美。譬如雪山迦尾啰鸟。食花而醉。所出音声雅妙清响。众生闻者无不爱乐。童子言音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童子初生时  身相真金色
 亦如红莲华  尘垢不能染
 言音甚微妙  如迦尾罗声
 众人得闻之  爱乐无厌足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为童子时。远离邪妄。心意纯直。自觉觉他恒行正法。众人侍奉。如帝释天主宗敬父母。由此名为毗婆尸。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毗婆尸如来  为彼童子时
 通达大智慧  远离于邪妄
 自觉及觉他  修习正法行
 众人常爱敬  如彼帝释天
 侍养于父母  名闻满世间
 是名毗婆尸  利益诸含识

  佛说七佛经


[1]








版权所有:中华佛典宝库 www.fodian.net
技术支持:杭州引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www.e0571.com

慈悲的咒语

http://hi.baidu.com/fodizi/blog/item/eb69c624b4525e014d088d42.html




百度空间 | 百度首页 | 登录 心如虚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药师佛,南无观音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本站文章欢迎转贴功德无量.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慈悲的咒语2007-03-07 23:03
一、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唵ong 阿a 弥mi 爹die 哇wa 舍she

◎这是阿弥陀佛让众生往生净土的心咒。也叫弥陀心印,平常念可以消除灾祸、消除疾病,命终往生净土,而且保证上品上生极乐世界。



二、阿弥陀佛往生心咒  唵ong 呗bei 玛ma 达da 列lie 吽hong
  
◎呗玛—就是莲花,达列—就是救度,阿弥陀佛用莲花救度一切众生,所以常念这个咒能消除一切业障,保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能超度死亡的众生与人,得生净土。



三、阿弥陀佛大乐心咒  唵ong 阿a 弥mi 爹die 瓦wa 阿a 依yi 斯si 德de 吽hong 舍she

◎三十万遍得悉地,佛现摄于无缘中,其后回向发心愿,消除现世非时亡,来世极乐深捷径,是故具缘当修持。



四、阿閦佛心咒 南nan 无mo 薄bo 伽qie 伐fa 帝di 阿a 閦chu 鞞pi 牙ya 莎suo 哈ha

◎阿閦佛也叫救度三涂苦佛,所以帮助地狱鬼道乃至畜生道,常念这个阿閦佛心咒就能帮其超度,功德无量。



五、加持四小咒

◎净法界真言:唵ong 览lan 姆mu

◎文殊护身咒:唵ong 齿chi 林lin 姆mu

◎大轮一字咒:唵ong 部bu 林lin 姆mu

◎净土变:唵ong 仆pu 刊kan 姆mu —变大地黄金琉璃。



六、加持念珠咒 嗡ong 噜lū 西xī 惹ra 嘛ma 尼ni 札zha 尔er 瓦wa 打da 雅ya 吽hong
  
◎我们每天都要念佛,拿的念珠加念这个咒,如果念七遍,吹一口气在数珠上,不但魔不侵,你念的佛号跟咒语,变成千万遍的功德。



*七、绿度母心咒  唵ong 达da 咧lie 都dū 达da 咧lie 都dū 咧lie 莎suo 哈ha

◎观世音菩萨帮助众生离苦,现出绿度母形象,常念绿度母心咒,能断轮回病苦之根源,免除一切魔障,也能够去除瘟疫种种病苦,消除世间一切灾难,增长寿命、福慧,凡有所求无不如愿灵应如响,所以西藏人喜欢念绿度母心咒,我们平常也应该常念。



*八、白度母心咒  

嗡ong 达da 咧lie 都du 达da 咧lie 都du 咧lie 玛ma 玛ma 阿a 优you 尔er 

布bu 涅nie 嘉jia 那na 布bu 真zhen 因yīn 咕gū 如ru 梭suo哈ha

◎常持念白度母咒,能除病因灾劫,能增长寿命及福慧,断轮回之根,免除魔障瘟疫,凡有所求无不如愿。



九、变亿咒  

唵ong 三san 拔ba 惹ra 三san 拔ba 惹ra 波bo 玛ma 纳na 萨sa 惹ra 嘛ma 哈ha 藏zang 巴ba 巴ba 吽hong 帕pa 得de 莎suo哈ha

◎把你所做的功德便成一亿倍,所以每天早上起来,念七遍,或是在念佛作法会前念七遍,那你今天所做的功德就变成一亿倍。



*十、补阙咒 唵ong 都du 噜lu都du 噜lū 渣zha 牙ya 木mu 卡ka 嘿hei 莎suo诃he

◎每天晚上念七遍,然后回向,那么白天所念的彿号、经、咒语,不但圆满,而且可以增加千万倍的功德。



十一、如意轮咒—满愿轮咒:

唵ong 帕pa 摩mo 无wu 许xu 尼ni 夏xia 毕bi 玛ma 雷lei 吽hong 呸pei

  ◎念一遍,净无间罪。每日七次,生净土。
  ◎常持此咒,能使忆前世,预见来世。
  ◎持完咒,吹气于衣服或燃香上,香气可净自己,利有情。
  ◎将咒放在门槛上,下面走过的人及有情得净化,不堕恶趣。
  ◎每日持七遍,功德等同供养恒河沙数诸佛。
  ◎持咒后,吹气在砂上,撤死尸,有情曾破戒或已堕恶趣,皆能转生上界。
  ◎持咒,吹气于香水,燃香上,闻者皆能净恶业,冶疗传染病,助成佛道。
  ◎供香亦可持此咒六遍,供养偈一遍,‘愿此香华,普遍十方,供养三宝,护法龙天,普薰众生,同入佛智。’



十二、尊胜佛母心咒

  唵ong 普pu隆long 娑suo 哈ha 唵ong 阿a 弥mi 达da 阿a 优you 达da 底di 娑suo哈ha

  ◎此尊胜佛母是主长寿及净障的女本尊。
  ◎听闻此咒之有情,永不堕恶趣。天神亦不堕畜生道。
  ◎洗身、穿净衣、受八戒,并持此咒一千遍。即使应命尽,亦能延长寿命,净除无明障,消除疾病。
  ◎在动物耳边持咒,令闻者,最后一生为畜生。
  ◎重病临终前,闻此咒,消病障,不堕恶趣,往生净土,不再胎生。
  ◎持咒二十一遍,吹气于芥菜子上,洒于重大恶业有情皮肤或骨头上,有情立即脱离恶趣,转生善道。
  ◎将咒放于塔内,屋内,屋顶幡旗,或身上,触影及风吹,皆除恶趣业。



*十三、报父母恩咒

 南nan 无mo 密mi 利li 多duo 多duo 婆po 曳yi 娑suo诃he

 ◎在农历七月中,每日持诵此咒四十九遍,回向现世父母增福增寿、七世父母往生净土、可报答父母恩。每一天都能念的。



十四、除障菩萨真言

 唵ong 沙sha 瓦wa 尼ni 瓦wa 那na 比bi 堪kan 匹pī 尼ni 吽hong吽hong呸pei

 ◎我们去帮人家助念,或是帮助舍报的动物有情,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障碍,那我们要加念这个除障菩萨咒,看到往生牌位,看到人家舍报,或是参加助念,加念这个咒,让对方往生净土无障碍。



*十五、加持足底咒

  嗡ong 切qie 也ye 杂za 惹ra 嘎ga 纳na 吽hong 西xī 娑suo诃he

◎早晨诵此咒三遍,对脚或鞋子唾沫或吹气,则当日无意中践死于足下之虫蚁物命可得生第三十三天。



十六、吹肉往生咒

  嗡ong 阿a比bi惹ra 嘎ga杂za惹ra 吽hong

  ◎食肉前,诵此咒七遍,吹气于肉上,可除食此肉过失,所食畜生则得生善趣。



十七、净化供品咒

  唵ong 班ban 札zha 阿a 弥mi 达da 固gu 达da 利li 哈ha 那na 哈ha那na 吽hong 呸pei



十八、超渡踏死虫蚁咒、渡肉咒

  唵ong 嘎ga 贝bei 啰la 嘎ga 木mu 莎suo 哈ha

  ◎每天不小心看到自己或别人踏死虫、蚂蚁时,赶紧持此咒,它们就得到超渡,每天看到别人吃肉,或是自己不得不吃肉时,赶紧持此咒,来超渡它们广结善缘。



十九、消病咒

  看病人时,默念偈云:‘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唵ong 室shi 哩lī 多duo 室shi 哩lī 多duo 军jūn 吒zha 利li 莎suo 缚wa 诃he(三遍)



*二十、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

  唵ong 嘛ma 呢ni 呗bei 美mei 吽hong



*二一、观世音菩萨灭业障真言

  唵ong 阿a 噜lū 勒le 继ji 娑suo 婆po诃he



二二、观世音菩萨治病真言

  唵ong 啤pi 噜lū 纳na 崎qi 煎jian 都dou 喜xi 好hao

  秘mi 沙sha 妈ma 靴xūe 哈ha 木mu 煎jian 都dou 崎qi 悲bei 些xie 那na 打da

  啤pi 纳na 鸦ya 莎sha 哈ha(此咒宜默念,至`靴哈木`时稍用力念)



*二三、护生咒

  唵ong 缚wa 悉xī 波bo 罗luo 摩mo 尼ni 莎suo 诃he

  在饮水时取水时应当念此咒三遍,然后吹口气到水里。
  凡见一切生物,也应慈念此咒。
  梵网经有云:“
◎见一切众生,应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皈十戒”
  ◎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
  
  取水时当念:
  ‘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南无欢喜庄严王佛,南无宝髻如来,南无无量胜王彿。’
   唵ong 缚wa 悉xi 波bo 罗luo 摩mo 尼ni 莎suo 诃he(持咒三遍)
  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遇法流,入佛智海。
  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二四、忿怒三本尊心咒

  三本尊分别为:金刚手菩萨、马头明王、大鹏金翅鸟。

  去除鬼神病,或觉得有怪鬼时,念此咒:

  唵ong 班ban 札zha 巴ba 那na 哈ha 呀ya 卓zhuo 哇wa 噶ga 朗lang 札zha 吽hong 呸pei



二五、三恶道,听闻解脱咒

  阿a 比bi 甲jia 当dang 嘎ga



*二六、六道金刚咒

  哈ha 阿a 夏xia 萨sa 玛ma 哈ha(鬼、畜得解脱)



二七、本觉大明咒

  玛ma 玛ma 姑gu临lin 三san 咩min 答da



二八、金光明真言

  唵ong 阿a 谟mo 伽qie 尾wei 卢lu 左zuo 曩nang 摩mo 贺he 母mu 捺na 啰la

  摩mo 尼ni 钵bo 纳na 摩mo 入ru 缚wa 啰la

  钵bo 啰la 袜wa 多duo 野ye 吽hong

  ◎据《不空(目绢)索神变真言经》的记载,通持本咒可灭一切重罪,众生一听此咒即灭一切罪障。



*二九、成就所愿咒

  达da 雅ya 塔ta 班ban 赞zan 哲zhe 雅ya 阿a 瓦wa 波bo 达da 呢ni 耶ye 所suo 哈ha



三十、见佛(登道场)

  ‘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唵ong 阿a 密mi 栗li 帝di 吽hong 发fa 吒zha



三一、礼佛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如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普礼真言: 唵ong 缚wa 日ri 啰la 斛hong(三遍)

  ◎每天早晚或到寺庙时,顶礼佛前,宜先诵此真言。才供上饮食香华等物。



三二、小供养咒

  唵ong 阿a 弥mi 利li 得de 吽hong 怕pa 都dou(吉祥印左三,右三)

  ◎供养十方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贤圣僧众。(供香、水、果)



三三、甘露水加持咒,甘露水洒净

  唵ong 打da 得de 打da 得de 嘛ma 哈ha 打da 得de 梭suo 哈ha

  (吉祥印、宝手印,无名指弹水)



三四、净三业真言

  唵ong 苏sū 巴ba 哇wa 修xiu 达da

  沙sha 哇wa 达da 玛ma 苏sū 巴ba 哇wa 修xiu 埵duo 航hang

  (莲花合掌印,合掌中放空加持五处:额、右肩、左肩、心、喉。)



三五、三皈依真言

  唵ong 仆pu 刊kan 姆mu



三六、发菩提心真言

  唵ong 钵bo 底di 吉ji 打da 母mu 得de 巴ba 达da 牙ya 弥mi



三七、施饿鬼食咒(弹食三次)

  唵ong 乌wū 资zi 札zha 比bi 札zha 阿a 辛xīn 玻bo 梭suo 哈ha



三八、施残食咒

  唵ong 乌wu 几ji 札zha 巴ba 零ling 打da 卡ka 卡ka 卡ka 嘻xī 卡ka 嘻xi



*三九、解毒神咒

  三san 钵bo 啰la 佉qie 多duo(饮食、饮水前念三遍)



四十、观音杨柳枝药法

  唵ong 缚wa 日ri 啰la 达da 磨mo

  比bi 沙sha 尔er 耶ye 啰la 惹re 耶ye 梭suo 哈ha



四一、观音合掌手法(被敬爱法)

  唵ong 缚wa 日ri 啰la 达da 磨mo 悉xī 驮tuo 缚wa 施shi 迦jia 啰la 梭suo 哈ha



四二、甘露手咒

  唵ong 苏su 噜lu 苏su 噜lu

  钵bo 啰la 苏su 噜lū 钵bo 啰la 苏sū 噜lū 苏su 噜lu 苏su 噜lu 也ye 梭suo 哈ha



四三、爱染明王心咒

  唵ong 吽hong 悉xi 地di 梭suo哈ha

  ◎常持诵,得一切天人爱敬降伏,能令一切人见者欢喜,能成就一切心愿,悉皆圆满。速得成就金刚萨埵身悉地,现生世间获得一切法平等金刚心。

  ◎念此咒能转爱染心为清净菩提心。



四四、作明佛母心咒

  唵ong 咕gu 噜lu 咕gu 列lie 啥lin 梭suo 哈ha

  ◎此咒主怀爱法,可钩出众生本具之慈爱、怀柔,尽摄法界众生圆满成佛。修此法者可得人天福报,具足大权威势,受上司与部属的敬爱。属阿弥陀佛莲华部的法门,以莲花钩召众生。



*四五、莲花生大士心咒

  嗡ong 阿a 吽hong 班ban 扎zha 格ge 鲁lu 巴bei 玛ma 希xī 德de 吽hong



*四六、智慧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四七、释迦牟尼佛本尊心咒

  嗡ong 牟mou 尼ni 牟mou 尼ni 嘛ma 哈ha 牟mou 尼ni 耶ye 梭suo 哈ha

四八、虚空藏菩萨真言

  嗡ong 缚wa 日ri 啰la 啰la 多duo 那na 吽hong

*四九、破地狱真言

  唵ong 伽qie 啰la 帝di 耶ye 娑suo 婆po 诃he

*五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唵ong 钵bo 啰la 末mo 邻lin 陀tuo 宁ning 娑suo 婆po 诃he

*五一、三昧耶戒真言

  唵ong 三san 昧mei 耶ye 萨sa 埵duo 錽wan

*五二、楞严心咒

  唵ong 阿a 那na 隶li 毗pi 舍she 提ti 鞞pi 啰la 跋ba 阇she 啰la 陀tuo 唎li

  槃pan 陀tuo 槃pan 陀tuo 你ni 跋ba 阇she 啰la 谤bang 尼ni 泮pan

  虎hu (合牛)xin 都du 嚧lu 瓮yong 泮pan 莎suo 婆po 诃he

*五三、藏传大悲咒

  拿na 摩mo 惹re 纳na 达da 拉la 雅ya 雅ya 纳na 摩mo 阿a 里li 雅ya

  佳jia 纳na 萨sa 嘎ga 拉la 贝bei 勒le 佳jia 纳na 尤you 哈ha 拉la 佳jia 雅ya

  达da 他ta 嘎ga 达da 雅ya 阿a 拉la 哈ha 爹die

  桑sang 雅ya 嗓sang 布bu 达da 雅ya 拿na 摩mo 萨sa 噜lu 哇wa

  达da 他ta 嘎ga 提ti 呗bai 阿a 拉la 哈ha 达da 呗bai

  桑sang 雅ya 桑sang 布bu 提ti 呗bai 拿na 摩mo 阿a 里li 雅ya

  阿a 哇wa 噜lū 给gei 爹die 秀xiu 哇wa 啦la 雅ya 布bu 地di 萨sa 埵duo 哇wa 雅ya

  玛ma 哈ha 埵duo 哇wa 雅ya 玛ma 哈ha 嘎ga 噜lu 尼ni 嘎ga 雅ya 达da 爹die 雅ya

  他ta 翁ong 达da 啦la 达da 啦la 提ti 力li 提ti 力li 吐tu 露lu 吐tu 露lu

  易yi 笛di 威wei 易yi 笛di 加jia 列lie 加jia 列lie

  不bu 啦la 加jia 列lie 不bu 啦la 加jia 列lie

  固gu 苏su 美mei 固gu 苏su 玛ma 哇wa 垒lei 易yi 利li 密mi 利li

  积ji 地di 作zuo 哈ha 啦la 玛ma 巴ba 纳na 雅ya 唆suo 哈ha

*五四、大悲咒心咒

  嗡ong 乏fa 及ji 喇la 达da 尔er嘛ma 赫he 利li

  ◎此咒能除病苦及一切灾难,能度已亡之一切众生。其功德与往生咒,六字大明咒,绿度母咒等相同。

*五五、日光菩萨咒

  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

  ‘南na 无mo 勃bo 陀tuo 瞿ju 那na 迷mi 南na 无mo 达da 摩mo 莫mo 诃he 低di

  南na 无mo 僧seng 伽qie 多duo 夜ye 泥ni

  底dī 哩lī 部bu 毕bi 萨sa 咄duo [木詹]dan 纳na 摩mo’

  ◎功德: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咒礼彿,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五六、月光菩萨咒

  月光善萨亦复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

  ‘深shen 低dī 帝di 屠tu 苏sū 吒zha 阿a 若ruo 蜜mi 帝di 乌wū 都dou 吒zha

  深shen 耆qi 吒zha 波bo 赖lai 帝di 耶ye 弥mi 若ruo 吒zha 乌wu 都dou 吒zha

  拘ju 罗luo 帝di 耆qi 摩mo 吒zha 沙sha 婆po 诃he’

  ◎功德: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咒索,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病痛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一切患苦萦身者,以此陀罗尼治之,无有不差者。此大神咒,咒干枯树,尚得生枝柯华果,何况有情有识众生,身有病患治之不差者,必无是处。



五七、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观音陀罗尼经云:诵此咒者,所有过去现在四重五逆,谤方等经一阐提罪,悉皆消灭无有遗余。身心轻利智慧明达,若身若语悉能利乐一切众生。

  若有众生广造一切无间等罪,若得遇此持咒人影暂映其身,忽得共语或闻语声,彼人罪障悉皆消灭。

  又若欲利益一切有情者,每至天降雨时,起大悲心仰面向空,诵观世音菩萨甘露咒二十一遍,其雨滴所沾一切有情,尽灭一切恶业重罪皆获利乐。

  南na无mo喝he啰la怛da那na哆duo啰la夜ye耶ye 南nan无mo阿a唎li耶ye

  婆po卢lu羯jie帝di铄shuo钵bo啰la耶ye 菩pu提ti萨sa埵duo婆po耶ye

  摩mo诃he萨sa埵duo婆po耶ye 摩mo诃he迦jia卢lu尼ni迦jia耶ye

  怛dan 侄zhi 他ta 唵ong 度du 宁ning 度du 宁ning 迦jia 度du 宁ning 莎suo 诃he’



*五八、金刚萨埵百字明咒

  嗡ong 班ban札zha拉la 萨sa埵duǒ 萨sa玛ma呀ya

  玛ma奴nu 巴ba拉la呀ya

  班ban杂za拉la 萨sa埵duǒ 喋die诺nuo巴ba

  地di叉cha 则ze桌zhuo 美mei巴ba哇wa

  速su埵duo 卡ka唷you 美mei巴ba哇wa

  速su波bo 卡ka唷you 美mei巴ba哇wa

  阿a奴nu 拉la多duo 美mei巴ba哇wa

  萨sa尔er哇wa 悉xī地di 美mei札zha 呀ya擦wa

  萨sa尔er哇wa 嘎ga尔er玛ma 速su杂za 美mei也ye

  积jī当dang 希xī里li呀ya 咕gū如ru吽hong

  哈ha哈ha 哈ha哈ha 霍huo 巴ba嘎ga问wen

  萨sa尔er哇wa 达da他ta 嘎ga达da 班ban杂za

  玛ma美mei 面mian杂za 班ban札zha 巴ba哇wa 玛ma哈ha

  萨sa玛ma 呀ya 萨sa 埵duǒ 阿a

  金刚萨埵心咒:嗡ong 班ban 札zha 萨sa 埵duo 吽hong

  常诵此咒有下列功德:

  ◎能忏悔及消除无始以来之罪业。

  ◎能止一切恶念,令不增长。

  ◎能破除一切烦恼。

  ◎能增长无量无边之福智。

  ◎能生种种功德,于修法后,能加诵此咒若干遍,所有修法时,偶有过失错误遗漏之处,诸佛菩萨不将为咎。

  ◎随愿所求,事事如意。



*五九、往生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咒)

  南nan 无mo 阿a 弥mi 哆duo 婆po 夜ye 哆duo 他ta 伽qie 多duo 夜ye

  哆duo 地di 夜ye 他ta 阿a 弥mi 利li 都dou 婆po 毗li

  阿a 弥mi 利li 多duo 悉xi 耽dan 婆po 毗li

  阿a 弥mi 利li 哆duo 毗pi 迦jia 兰lan 帝di

  阿a 弥mi 利li 哆duo 毗pi 迦jia 兰lan 多duo

  伽qie 弥mi 腻ni 伽qie 伽qie 那na 枳zhi 多duo 迦jia 利li 娑suo 婆po 诃he



*六十、佛母准提神咒

  稽 ji 首 shou 皈 gui 依 yi 苏 su 悉 xi 帝 di

  头 dou 面 mian 顶 ding 礼 li 七 qi 俱 ju 胝 zhi

  我 wo 今 jin 称 cheng 赞 zang 大 da 准 zhun 提 ti

  惟 wei 愿 yuan 慈 ci 悲 bei 垂 chui 加 jia 护 hu

  南 na 无 mo 飒 sa 多 duo 喃 na 三 san 藐 miao 三 san 菩 pu 驮 tuo

  俱 ju 胝 zhi 喃nan 怛 da 姪 zhi 他 tuo 唵ong

  折 zhe 戾 li 主 zhu 戾 li 准 zhun 提 ti 娑 suo 婆 po 诃 he




*六一、药师灌顶真言

  南 na 谟 mo 薄 bo 伽 qie 伐 fa 帝 di 鞞 pi 杀 sha 社 she

  窭 ju 噜 lu 薜 pi 琉 liu 璃 li 钵 bo 喇 la 婆 po

  喝 he 啰 la 阇 she 也 ye 怛 da 他 tuo 揭 jie 多 duo 也 ye

  阿 a 啰 la 喝 he 帝 di 三 san 藐 miao 三 san 勃 bo 陀 tuo 耶 ye

  怛 da 姪 zhi 他 tuo 唵ong 鞞 pi 杀 sha 逝 shi

  鞞 pi 杀 sha 逝 shi 鞞 pi 杀 sha 社 she

  三 san 没 mo 揭 jie 帝 di 莎 suo 诃 he


  ◎此咒功德专除病苦增寿命,免火灾,并能消除一切灾业,命终往生清净琉璃世界永不退转。



六二、长寿佛心咒

  唵ong 雅ya 玛ma 喇la 聂nie 这zhe 娃wa 烟yan 爹die 野ye 梭suo 哈ha

  ◎常持此咒,能增长寿命及福慧,消除无始以来一切罪业。



六三、金刚手菩萨心咒

  唵ong 班ban 札zha 巴ba 聂nie 吽hong

  ◎此咒功德能降魔除障。



*六四、七佛灭罪真言

  离 li 婆 po 离 li 婆 po 帝 di 求 qiu 诃 he 求 qiu 诃 he 帝 di

  陀 tuo 罗 luo 尼 ni 帝 di 尼 ni 诃 he 啰 la 帝 di

  毗 pi 黎 li 你 ni 帝 di 摩 mo 诃 he 伽 qie 帝 di

  真 zhen 陵 ling 乾 qian 帝 di 娑 suo 婆 po 诃 he




*六五、普回向真言

  唵ong 娑suo摩mo啰la 娑suo摩mo啰la

  弥mi摩mo曩nang 萨sa哈ha啰la摩mo诃he 咱za哈ha啰la吽hong

  ◎这一咒语出自《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经中佛陀教导众生,应该将自己所修集的种种善根,普遍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众生都能证得佛果。



*六六、智慧流星咒

  唵ong 加jia 那na 阿a 瓦wa 罗luo 个ge 得de 萨sa 曼man 大da

  萨sa 帕pa 惹ra 那na 锐rui 莫mo 巴ba 瓦wa 萨sa 玛ma 呀ya

  玛ma 哈ha 玛ma 纳na 德de 热re 德de 热re 悉xi 达da 亚ya 左zuo 拉la 纳na 吽hong

  ◎念七遍捧七把水放入水中,或念七遍后吹气于水中,凡是野兽、鸟类和水中动物,一饮此水,就能消除一切罪业而往生善趣。


*六七、净身业真言:

  唵,修哆唎,修哆唎,修摩唎,修摩唎,萨婆诃。

*六八、净口业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


*六九、治癌咒:

  怛da 至zhi 他ta 頞e 兰lan 帝di 頞e 兰lan 米mi 室shi 利li 卑pi 室shi 里li 室shi 里li 摩mo 羯jie 失shi 质zhi

  三san 婆po 拔ba 都du 梭suo 哈ha


七十、智炬如來破地狱真言:

  南nan 无mo 阿a 瑟se 吒zha 始shi 底di 南nan 三san 藐miao 三san 沒mo 駄tuo 俱ju 胝zhi 南nan

  唵ong 撮she 辣la 納na 嚩wa 婆po 細xi 提ti 哩li 提ti 哩li 吽hong

  ◎此咒若诵一遍,无间地狱碎如微尘,于中受苦众生,悉生极乐世界。若梵书此咒于钟、鼓、铃一切会发声的物品上,有诸众生得闻声者,所有十恶五逆等罪,悉皆消灭,不堕恶趣之中。

  
七一、马头明王咒:

  唵ong 班ban 札zha 卓zhuo 达da 哈ha 呀ya 桌zhuo 哇wa 呼hu 噜lu 呼hu 噜lu 吽hong 呸pei

  ◎降伏一切罗刹、鬼神、天龙八部之一的一切魔障,清除无明业障、瘟疫、痛苦,免一切毒恶邪法。




七二、防健睡鬼咒

  浮fu 浮fu 流liu 兜dou 阿a 吒zha 腻ni 知zhi 浮fu 流liu 兜dou 睺hou 睺hou 睺hou 睺hou 若ruo 浮fu 流liu 兜dou

  苏su 摩mo 帝di 浮fu 流liu 兜dou 呼hu 呼hu 阿a 吒zha 那na 浮fu 流liu 兜dou 莎suo 呵he



*七三、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又名:光明真言)

  嗡ong 阿a 摩mo 伽qie 尾wei 嚕lu 佳jia 拿na 。嘛ma 哈ha 。母mu 德de 辣la 。嗎ma 呢ni 。

  叭ba 德de 嘛ma 。及ji 發fa 拉la 。缽bo 拉la 乏fa 爾er 打da 雅ya 。吽hong 。



 

海涛法师-慈悲咒语教念A下载:http://down.goodweb.cn/web/xin_down01/cibeide_zhouyu01.mp3

海涛法师-慈悲咒语教念B下载:http://down.goodweb.cn/web/xin_down01/cibeide_zhouyu02.mp3


慧律法师《安乐妙宝》-咒语的教念下载 海涛法师《慈悲咒语》视频版

十小咒注音 大佛顶首楞严咒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拼音版)

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咒) 普庵咒 佛说疗痔病咒(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类别:学佛好处 | 添加到搜藏 | 浏览(49082) | 评论 (161) 上一篇:称念诸佛名号功德 下一篇:佛陀的格言 网友评论:1 匿名网友 2007-04-26 03:20 | 回复 非常感谢,功德无边~
2 网友:shanhunian 2007-04-28 03:39 | 回复 请教有关虚空藏菩萨真言,我还看到一个版本是:南牟‧阿迦舍‧揭婆耶‧唵‧阿唎‧迦么唎‧慕唎‧莎诃‧ 你这里引用的版本是出自什么地方,为什么都是虚空藏菩萨真言却差别这么大呢? 请你赐教,我现在正想用虚空藏菩萨真言来增加我的智慧和记忆力,非常感谢站长
3 匿名网友 2007-05-03 17:18 | 回复 太好了.
4
风之迷幻 2007-05-18 00:55 | 回复 谢谢分享... 可是真的不了解怎么个念法啊?!
6 网友:法名-常胜 2007-05-28 23:38 | 回复 非常感谢,我可以很好念了,功德无量!
7 网友:常胜 2007-05-28 23:40 | 回复 真的是佛力加持的结果!不可思议!!心想事成!!
8 网友:小雨 2007-08-01 10:39 | 回复 家里蚂蚁多,请问念哪一咒语好?前几日好象有看到。现在找不到了。请法师明指。感谢!
9
popop27 2007-08-01 11:23 | 回复 用普庵咒 http://hi.baidu.com/fodizi/blog/item/205e1afab2010d8b9f51464c.html
11 网友:ljn 2007-08-20 22:37 | 回复 请问见到流浪的小动物想为他们祈求得到一个家。应该念什么咒呢?
12
fionazhao2000 2007-08-21 13:35 | 回复 呼宝髻如来、宝胜如来名号三遍,即有神佛守护,会保护他们安康。如果见到的是小动物的尸体,就念往生咒吧。但不管如何,南无阿米驼佛都是通用的。
13
真玉 2007-08-22 21:04 | 回复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15 网友:衲子 2007-09-19 09:01 | 回复 阿弥陀佛。非常感谢有这么好的网址!
16
ylzaaaaa 2007-09-21 19:49 | 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17 网友:释仁德 2007-10-05 22:46 | 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感谢大德人士 为众多居士得到一个良好的学佛空间
18
绮傲轩 2007-10-10 13:51 | 回复 求教大师,在我曾经的生命中有很多帮助过我的人,有的人现在在我身边,而有的人不在我身边,是不是我每天念这些慈悲的咒语就能报答他们?我要有什么样的仪式吗?心里想着他们就可以吗?
19
香水百合889 2007-11-02 12:57 | 回复 感谢贵网址能使我能够学到这些咒语. 谢谢!!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普萨!
20 网友:123 2007-11-27 20:27 | 回复 随喜功德
21 匿名网友 2007-12-22 21:58 | 回复 谢谢大师,我要好好修心。
22 网友:何霓云 2008-01-04 16:58 | 回复 谢谢你啊,随喜,
23 匿名网友 2008-01-06 02:01 | 回复 无量功德
24
玲珑佛缘 2008-01-30 19:56 | 回复 无量功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普萨!
25 网友:celsicia 2008-03-14 15:02 | 回复 大师,若家里有白蚁,应该念哪个咒语,好让它们离开?
26 匿名网友 2008-03-14 15:10 | 回复 大师,有什么办法嫩让我远离朋友间的交际问题呢?不停地被他人摸黑真的是很不好受。。。导致我每天在学院的生活都毫不开心,学业上也不太能专注。。。
27
2005bqhm 2008-03-22 23:23 | 回复 阿弥陀佛,无量无边功德!!恭敬顶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28
lzsyh02 2008-04-05 14:37 | 回复 阿弥陀佛
29 网友:liccoo 2008-04-13 11:49 | 回复 感恩,阿弥陀佛
30 网友:lwenr123 2008-04-16 10:36 | 回复 阿弥陀佛
31 网友:缘 2008-04-24 13:25 | 回复 阿弥陀佛。随喜功德。
32 网友:付达强 2008-04-27 12:01 | 回复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33 匿名网友 2008-05-03 13:19 | 回复 这位师兄很谢谢你提供的慈悲心咒,我已转载
34 匿名网友 2008-05-14 22:57 | 回复 感恩!功德无量 随喜功德!!!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35 匿名网友 2008-05-14 23:40 | 回复 慈悲的咒语!感恩!随喜!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36 匿名网友 2008-06-04 21:17 | 回复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功德无量,
37 匿名网友 2008-07-02 15:28 | 回复 随喜功德!阿弥陀佛!
38 匿名网友 2008-07-03 18:57 | 回复 感恩
39 网友:开慧吧 2008-07-04 17:53 | 回复 感恩! 阿弥陀佛!    
40 匿名网友 2008-07-08 01:58 | 回复 感恩! 阿弥陀佛!
41 匿名网友 2008-07-13 21:44 | 回复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莲花生大士南无妙音天女南无毗罗遮那佛南无金刚萨埵如来南无佛 南无法 南无僧
42 匿名网友 2008-07-13 21:45 | 回复 顶礼一切佛菩萨南无佛 南无法 南无僧
43 网友:同修 2008-07-19 17:57 | 回复 随喜功德 阿弥陀佛
44 网友:网友:同修 2008-07-31 11:48 | 回复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药师佛,南无观音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45 网友:同修 2008-07-31 18:27 | 回复 感恩..阿弥陀佛..
46 网友:感恩 2008-08-04 11:19 | 回复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恭敬顶礼!随喜功德!
47 匿名网友 2008-08-14 23:54 | 回复 随喜功德
48 网友:万事吉祥 2008-08-26 14:11 | 回复 阿弥陀佛。我高兴也非常感谢有这么好的网址!谢谢!
49 网友:万事吉祥 2008-08-26 14:20 | 回复 阿弥陀佛。我很高兴也非常感谢有这么好的网址!能够让我们学到这些咒语. 谢谢!
51 匿名网友 2008-08-30 16:34 | 回复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药师佛,南无观音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52 网友:石头 2008-08-31 09:01 | 回复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
53 网友:石头 2008-08-31 09:26 | 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请问大师:在那里能买到佛文注解的书?
54 匿名网友 2008-09-05 16:35 | 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姓 名: 注册 | 登录 *姓名最长为50字节

网址或邮箱: (选填)

内 容: 插入表情 ▼ 闪光字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四位验证码,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看不清?
取消回复



©2009 Baidu

Monday, August 17, 2009

高雄文殊講堂 Kaohsiung Wen Shu School

1953 年,法師出生於台灣雲林,幼年遭逢困頓,深刻體驗人間疾苦。

就讀建國中學時,熱中探討人生哲學,遂博覽群籍,又擔任演辯社主辯人,因而奠定日後博聞
強記、辯才無礙的基礎。

1974 年入逢甲大學,參加普覺社,以此因緣聽聞佛法,並得以親近懺雲法師、李炳南老居士
等諸大善知識,乃發心以「振興聖教,正法重現」為己任。自此即深入經藏,精勤不輟。

1979 年淨土專宗研究所畢業,於
鳳山蓮社,依煮雲老和尚披剃,又
至台中南普陀佛學院跟隨廣化律師
學習,深受器重,並委以培育僧才
的重責大任。

法師早年即對佛門各宗派多所涉獵
,舉凡禪、淨、律、密、俱舍、華
嚴、法華、天台,皆有領會,無不
通達,兼以個性幽默風趣, 讓聆教
者受到莫大法益。其生動活潑的演
講方式,突破了一般人士對佛學講
座刻板的印象。將修行落實於生活
的演講內容,更啟發了蒙昧迷茫的
心靈。


法師身受高等教育,又深契佛理,講經時往往以科技知識印證經典教義,能夠近取譬喻而不離
第一義諦,深入淺出而融合時代脈動,因此廣受知識青年的歡迎,爭相邀請蒞校演講,如台大
、清大、師大、交大等二十多所極負盛名之大專院校,皆蒙其普施法雨。又如美國哈佛、英國
牛津、劍橋,乃至中國大陸的北大、復旦等知名學府,風聞師於禪學頗有悟境,凡有開示皆一
針見血,直見本地風光,也曾數度洽邀演講事宜。


此種演講風格,可謂開風氣之先,所到之處,法
緣殊勝,場場爆滿。 1987 年於台北中華體育館
講演皈依儀軌及八關齋戒,為首次舉辦大型佛學
講座,雖準備時間倉促,卻造成空前轟動,聽講
人次近十萬人。初擊法鼓,即收震聾發聵之功。
後於林口體育館敷演《達磨大師見性論》,更締
造二十萬人次聽講之盛況,因而享有「弘法旋風
」的美譽,亦曾多次應邀至美、加、紐、澳、歐
、日、星、馬、印尼等地弘法,法音遍及全球各
洲。也曾應中國佛協、宗教局之請,至北京、上
海、廈門等地演講,促進兩岸佛教文化的交流。
法師主張「應當把聽經聞法列為一生一世最重要
的功課」,更改變了台灣佛教界的用功型態,使
解行並重的理想得以普遍推廣。當今台灣戒壇,
多數戒子皆因聽聞其說法而發心出家。

法師不但轉大法輪,更積極破邪顯正,對於台灣
宗教,猶如當頭棒喝,震醒眾生的顛倒夢想,凡
有聞者,莫不歎希有難得。

弘法工作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更非一蹴可幾的,為推動此項艱巨任務,法師長期以來,有系
統的開課講說,透徹剖陳佛法要義,涵蓋內容既廣且深,所談經論不下數百,兼容並蓄而指歸
淨土。是以廣受教內肯定,為百年來難得一見之弘法神才。 1995 年蒙明暘長老傳付曹洞宗四
十八代,臨濟宗四十二代祖師位,兩岸佛教法脈相承,引為美談。

法師悲願深切,常以「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菩薩行自詡,為使法音宣流,傳
之久遠,遂將開示實況,製作成錄音帶、影音光碟等,或結集成冊,嘉惠有緣。目前出版之有
聲法寶計百餘種,共百萬套。文字著作數十種,每種皆刊行超過數百萬冊。種類之多,數量之
廣,品質之精,迄今無人能出其右。

雖被公認為中生代之佛教界領袖,法師仍一本平淡、平實、平凡、平常之風骨,在利生濟世的
菩提道上,奮勇邁進。誠如其所言,將生命發揮在最有意義的地方,成就無量的慈悲喜捨。








Copyright & copy; 高雄文殊講堂 Kaohsiung Wen Shu School
台灣-高雄市806前鎮區嘉陵街6號 No.6 ChiaLING St. Chen Dist Kaohsiung. Taiwan, R.o.c **電子信箱:wenshu.org@msa.hinet.net
TEL:886-7-3327833 ****FAX: 886-7-3362077 / 本站建議最佳解析度為1024*768 ‧設計維護:德泉設計

桑耶精舍 - 心宏法師 Master

::: 回首頁 | 友善列印 | 轉換簡體 |
桑耶精舍
LOGO
:::
桑耶精舍 SBA

* 介紹精舍 Intro
* 行政組織 Team
* 心宏法師 Master

* 心宏法師 Master
* 心宏法師的開示 Teaching

:::
桑耶精舍 - 心宏法師 Master

【攝於中國北京的萬里長城、居庸關;2004, July】

【 虛空有盡; 我願無窮 】

The Universe is sometime end, but my faithful vows of benefiting all sentient beings are endless forever.

【廣大如虛空,深徹如大海】

As Vast as the Universe; as Deep as the Ocean.

【滿心菩提種,遍灑三千界;願度有緣人,同登無上覺】

My mind has always been full with Bodhicitta (the mindfulness of enlightenment), Sincerely wish spread the lights of Three Jewels into the universe anywhere and anytime; Truly taking vows of benefiting all beings who have very good dharma-friendships with me, Guiding all sentient beings to reach the stage of complete enlightenment together.
◎誓願宏深

我們的講經法師,心宏師父,捨離親屬出家時,即殷誠祈禱諸佛菩薩加持,而發廣大的四弘誓願,特別是今生奉獻於:「眾生無邊誓願度,法門無量誓願學」。在過去出家十八年中,不辭勞辛地參訪世界各地,精勤修學三乘教法,深入經藏,對顯密的經論,皆能融通無礙。
◎大轉法輪

自2002年師父歸國後,因為眾多佛弟子的祈請,隨即投入弘法利生的佛行事業。2002年5月起,先於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宣講印度佛教的重要論著,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他以各種善巧方便的譬諭,來解說深奧的佛法。並且深入淺出地,指導學員有系統地學習經論,與建立正確的正知正見。然後,循序漸進地引導學員,精進地修持「聞、思、修」的三無漏學。最後,能將清淨的正法,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關於心宏師父《入菩薩行論》的演講,請至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佛法演講檔下載區
◎廣度眾生

聞法者,皆生起無比的歡喜心,相繼來會而長期聽法與修持,對整體佛法的教義,生起無上的信願行的道心。此後,世界各地的佛教團體、與虔誠蓮友,如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紐澳、美國等地,更是數數迎請心宏師父,前去弘揚正法,廣度眾生。

◎建立正法城

2004年底,心宏師父細觀內外的因緣和合,可以弘揚諸佛的聖教,所以於12月21日在台北,正式成立「桑耶精舍(SBA: Samye Buddhist Association)」。同時,規劃多用途的道場硬體,例如設置圖書館、多媒體視廳室等等。進一步,心宏師父深知:現代科技的進步,未來宏法利生,是須透過無國界的網路世界,才能快速圓滿佛行事業。所以,桑耶精舍目前全體佛弟子,在工作之餘,全心全力投入,架設起SBA網站,以便提供全世界各地蓮友,雖然在遠距離外的其他國度,也能聽聞聖教,精進修法。
◎長期講經與共修

為了饒益無量無邊的有情眾生,和建立清淨樸實的正法城;所以,心宏師父在桑耶精舍,長期固定講經說法,並領導大家共修、研討,與共同奉獻和作事;為了就是希望在末法時代中,能建立有道風與學風的正法道場,猶如黑暗中的正法燈塔,以求諸佛菩薩的大悲願力加持,攝受更多有道心的佛弟子,來學習正法,並且精進修持。這樣正法燈塔,在今生有限的時空中,不但,可以幫助台灣當地的信眾;同時透過網站,也可無止盡地圓滿世界各地蓮友,求法的心願。
◎廣修六度萬行

心宏師父,以自己的清淨身口意,具足戒定慧三學,精修六度萬行;師父博學多聞,智慧如海,具有廣大的菩提心,不疲不厭地講經宏法,護持聖教,供養三寶。同時,也隨分隨力地,支助世界各地許多寺廟的醫藥或建設經費,乃至佛學院與閉關中心,歡喜地邀請一切有情眾生,共同積聚成佛道上的福慧資糧。例如尼泊爾義診之行,就是拔濟施福有情眾生的具體表現。
請看本網站的「朝聖之旅」區:尼泊爾義診之行。
◎時時開示法語

誠如心宏師父開示:「心量有多大,願力就有多大,要超越的考驗也有多大,累積的功德力有多大,同時自性的顯現就有多大。」師父苦口婆心地常常提醒大家:要不斷地發廣大願心,學習諸佛各種的正法;每天要提升自己的正知與正念,努力地轉化自己心中,不適當的惡念與習氣;經常發展出離心與菩提心,勤修止觀與般若波羅密。最後,在現生中,不但可以調伏自我的煩惱習氣,進而證悟究竟真理──「緣起性空的出世間智慧」,最終必定趨向於自他成佛的康莊大道。


姓名:釋心宏(Shinhong Shih)

簡歷如下:
1986 台北市立師專畢業
1988年8月 依止淨空老和尚出家,同年授三壇大戒。
1988~1993 專精學習大乘經論與西方淨土法門
1993~1994 曾任中壢、圓光佛學院「大學部與高中部」的淨土宗教師
1994 曾任新竹、福嚴佛學院教師
1994~1997 就讀於台北、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
1998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並提出碩士論文:《般舟三昧經的研究》
1995~1998 曾任新竹、獅頭山元光寺住持(三年)
1998~1999 英國布里斯托(Bristol)大學、佛學碩士。碩士論文:《黃教廣論、止觀章與白教大手印的比較》(用英文撰寫)。
2000~2002 紐西蘭坎培拉(Canterbury)大學、佛學碩士。論文:《大乘定中見佛的研究:以般舟三昧經為中心》(用英文撰寫)。
2002年5月起 於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宣講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藕益大師的《金剛經破空論》、目前宣講《十地經論》及其他經論。

:::
主選單

* 桑耶精舍 SBA
o 介紹精舍 Intro
o 行政組織 Team
o 心宏法師 Master
* 最新公告 News
o 活動訊息 Activity
o 課程公告
o 其他公告 Others
* 佛陀教法 Dharma
o 概要總說 Intro
o 南傳佛教 Theravada
o 北傳佛教 Mahayana
o 藏傳佛教 Vajrayana
* 教學課程 Courses
o 教學課表 Schedule
o 內容下載 Download
o 入菩薩行論 Bodhicaryavatara
o 專欄文章 Articles
* 六度萬行 Activities
o 朝聖之旅 Pilgrim
o 影像集錦 Albums
o 佛教兒童區 Kids
o 法寶結緣 Books
o 招募義工 Volunteers
o 廣修供養 Universal Offerings
* 相關訊息 Info
o 問與答 FAQ
o 網路資源 Links
o 聯絡我們 Contact
o 使用規則 Rules
o 網站導覽 Site Map


搜尋本站 搜尋站外
Login
:::

帳號:
密碼: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桑耶精舍,請詳見使用規則。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25號3樓
電話:+8862-2775-1965 傳真:+8862-2775-1967
E-Mail:sba@sbaweb.org | RulingDigital 銳綸數位建置
建議使用IE 6.0 或 Mozilla Firefox,並將螢幕解析度設定為 1024*768,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瀏覽人數: 4535

Warrant
cron web_use_log

Wednesday, July 1, 2009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劫宾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净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满愿子、尊者离障、尊者流灌、尊者坚伏、尊者面王、尊者果乘、尊者仁性、尊者喜乐、尊者善来、尊者罗云、尊者阿难,皆如斯等上首者也;又与大乘众菩萨俱,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等,此贤劫中一切菩萨;又贤护等十六正士;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

处兜率天,弘宣正法,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耀,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振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释梵奉侍,天人归仰!’示现算计文艺射御,博综道术,贯练群籍,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味之间。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舍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现五浊刹,随顺群生。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按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往谐道场,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奋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觉。释梵祈劝,请转法轮,以佛游步,佛吼而吼。扣法鼓,吹法螺,执法剑,建法幢,震法雷,曜法电,澍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光明普照无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总摄魇界,动魔宫殿,众魔摄怖,莫不归伏。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严护法城,开阐法门。洗灌垢污,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入国分卫,护诸丰膳。贮功德,示福田。欲宣法,现欣笑。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显现道意,无量功德。授菩萨记,成等正觉。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游诸佛国,普现道教。其所修行,清净无秽。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无所不变。本学明了,在意所为。此诸菩萨,亦复如是。学一切法,贯综缕练,所住安谛,靡不感化。无数佛土,皆悉普现。未曾慢恣,愍伤众生。如是之法,一切具足。

菩萨经典,究畅要妙,名称普至,道御十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佛所住者,皆已得住。大圣所立,而皆己立。如来道化,各能宣布。为诸菩萨,而作大师。以甚深禅慧,开导众生。通诸法性,达众生相。明了诸国,供养诸佛。化现其身,犹如电光,善学无畏之网,晓了幻化之法。坏裂魔网,解诸缠缚。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于此化终,而现灭度。亦无所作,亦无所有。不起不灭,得平等法。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

诸根智慧,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宣扬演说一切经典。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遍。济诸剧难,诸闲不闲,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众生。演慈辩,授法眼。杜三趣,开善门。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如是之等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尔时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尊者阿难,承佛圣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威容显耀,超绝无量。未曾瞻睹殊妙如今!唯然大圣,我心念言:“今日世尊住奇特之法;今日世雄住诸佛所住;今日世眼住导师之行;今日世英住最胜之道;今日天尊行如来之德;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得无今佛念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尔?”’于是世尊告阿难曰:‘云何,阿难!诸天教汝来问佛耶?自以慧见问威颜乎?’阿难白佛:‘无有诸天来教我者,自以所见问斯义耳。’

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发深智慧,真妙辩才,愍念众生,问斯慧义。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今所问者,多所饶益,开化一切诸天人民。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多所导御。慧见无碍,无能遏绝。以一餐之力,能住寿命忆百干劫,无数无量,复过于此,诸根悦豫,不以毁损,姿色不变,光颜无异。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阿难谛听!今为汝说!’对曰:‘唯然!愿乐欲闻!’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绽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月光,次名旃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须弥天冠,次名须弥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离垢,次名无著,次名龙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顶,次名不动地,次名琉璃妙华,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种,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脱华,次名庄严光明,次名海觉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离尘垢,次名舍厌意,次名宝炎,次名妙顶,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无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华,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华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痴冥,次名度盖行,次名净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鸾音,次名师子音,次名龙音,次名处世,如此诸佛,皆悉已过。’

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颂赞曰:

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炎明,无与等者。

日月摩尼,珠光焰耀,皆悉隐蔽,犹如聚墨。

如来容颜,超世无伦。正觉大音,响流十方。

戒闻精进,三昧智慧,威德无侣,殊胜希有。

深谛善念,诸佛法海,穷深尽奥,究其涯底。

无明欲怒,世尊永无。人雄师子,神德无量。

功勋广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动大千。

愿我作佛,齐圣法王。过度生死,靡不解脱。

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无上。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假令有佛,百千亿万,无量大圣,数如恒沙。

供养一切,斯等诸佛,不如求道,坚正不却。

譬如恒沙,诸佛世界,复不可计,无数刹土。

光明悉照,遍此诸国,如是精进,威神难量。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

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我当愍衷,度脱一切。

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隐。

幸佛信明,是我真证。发愿于彼,力精所欲。

十方世尊,智慧无碍,常令此尊,知我心行。

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佛告阿难:‘时世自在王佛,谓法藏比丘:“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汝自当知。”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我闻此己,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比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 比丘白佛:“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迥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辩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宇,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宇,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志求无上尊,为诸天人师。

神力演大光,普照无际土,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

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闇,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功祚成满足,威曜朗十方,日月戢重晖,天光隐不现。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常于大众中,说法师子吼。

供养一切佛,具足众德本,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

如佛无量智,通达靡不照,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

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虚空诸天神,当雨珍妙华。

佛谓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满如是大愿,诚谛不虚,超出世间,深乐寂灭。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嗔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者虚伪谄曲之心,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 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密,教人令行。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如是功德不可称说。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身诸毛孔出旃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缯盖幢幡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人天,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为经几时?’

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恢廓旷荡,不可限极,悉相杂厕,转相间人。光赫煜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其宝犹如第六天宝。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见则见。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亦无四时春夏秋冬,不寒不热,常和调适。’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语阿难:‘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阿难白佛:‘行业果报,不可思议。’佛语阿难:‘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阿难白佛:‘我不疑比法,但为将来众生,欲除其疑惑,故问斯义。’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之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佛语阿难:‘又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之数,不能穷尽,知其限极。声闻菩萨、天人之众,寿命长短亦复如是,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也。又声闻菩萨其数难量不可称说,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

佛语阿难:‘彼佛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菩萨亦然。能如大目犍连,百千万亿无量无数,于阿僧祇那由他劫,乃至灭度,悉共计校,不能究了多少之数。譬如大海,深广无量。假使有人析其一毛,以为百分,以一分毛沾取一渧,于意云何?其所渧者,于彼大海,何所为多?’阿难白佛:‘彼所渧水比于大海,多少之量,非巧历算数言辞譬类所能知也。’佛语阿难:‘如目连等,于百干万亿那由他劫,计彼初会声闻、菩萨,所知数者独如一渧,其所不知如大海水。

‘ 又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金树、银树、琉璃树、玻黎树、珊瑚树、玛瑙树、砗磲之树;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或有金树,银叶华果;或有银树,金叶华果;或琉璃树,玻黎为叶,华果亦然;或水精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或珊瑚树,玛瑙为叶,华果亦然;或玛瑙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或砗磲树,众宝为叶,华果亦然。

‘ 或有宝树,紫金为本,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水精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华,砗磲为实;或有宝树,白银为本,琉璃为茎,水精为枝,珊瑚为条,玛瑙为叶,砗磲为华,紫金为实;或有宝树,琉璃为本,水精为茎,珊瑚为枝,玛瑙为条,砗磲为叶,紫金为华,白银为实;或有宝树,水精为本,珊瑚为茎,玛瑙为枝、砗磲为条,紫金为叶,白银为华、琉璃为实;或有宝树,珊瑚为本,玛瑙为茎,砗磲为枝,紫金为条,白银为叶,琉璃为华,水精为实;或有宝树,玛瑙为本,砗磲为茎,紫金为枝,白银为条,琉璃为叶,水精为华,珊瑚为实;或有宝树,砗磲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精为叶,珊瑚为华,玛瑙为实。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紫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官商自然相和。

‘ 又无量寿佛,其道场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众宝之王,而庄严之,,周匝条间,垂宝璎珞,百千万色,种种异变,无量光炎,照曜无极。珍妙宝网,罗覆其上,一切庄严,随应而现。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偏诸佛国。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耳根清彻,不遭苦患。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阿难!若彼国土天人,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比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

佛告阿难:‘世间帝王有百千音乐,自转轮圣王,乃至第六天上,伎乐音声,展转相胜千亿万倍。第六天上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树一种音声千亿倍也!亦有自然万种伎乐。又其乐声,无非法音。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 其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络,覆盖其上。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广深浅,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池者,底黄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水精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砗磲池者,底玛瑙沙;玛瑙池者,底砗磲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其池岸上,有旃檀树,华叶垂布,香气普熏。天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分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

‘ 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彻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

‘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谓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

‘ 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犹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诸钵,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著,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彼佛国土,清净安隐,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穷乞人,在帝王边,形貌容状,宁可类乎?’阿难白佛:‘假令此人在帝王边,羸陋丑恶,无以为喻,百千万亿不可计倍。所以然者,贫穷乞人,底极斯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皆坐前世不植德本,积财不施,富有益悭,但欲唐得,贪求无厌。不信修善,犯恶山积。如是寿终,财宝消散。苦身聚积,为之忧恼,于己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怙,无德可恃,是故死堕恶趣,受此长苦;罪毕得出,生为下贱,愚鄙斯极,示同人类。所以世间帝王,人中独尊,皆由宿世积德所致。慈惠博施,仁爱兼济,履信修善,无所违争。是以寿终福应,得升善道。上生天上,享兹福乐。积善余庆,今得为人,乃生王家,自然尊贵。仪容端正,众所敬事。妙衣珍膳,随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佛告阿难:‘汝言是也。计如帝王,虽人中尊贵,形色端正,比之转轮圣王,甚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转轮圣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复丑恶,不得相喻万亿倍也。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亿倍不相类也。设第六天王,比无量寿佛国菩萨声闻,光颜容色,不相及逮,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佛告阿难:‘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又以众宝妙衣,遍布其地,一切天人践之而行。无量宝网,弥覆佛土,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 又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反。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于彼东方恒河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诸菩萨,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各赍天妙华,宝香无价衣,供养无量觉。

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

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慧日朗世间,消除生死云,恭敬绕三匝,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微妙难思议,因发无量心,愿我国亦然。

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口出无数光,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三匝从顶入,一切天人众,踊跃皆欢喜。

大士观世音,整服稽首问,白佛何缘笑,唯然愿说意。

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志求严净土,受决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

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其诸功德本,受决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惠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诸佛告菩萨,今觐安养佛,闻法乐受行,疾得清净处。

至彼严净国,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至愿,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名显满十方。

奉事亿如来,飞化遍诸刹,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比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净慧如本空,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尽寿犹不知,佛慧无边际,如是致清净。

寿命甚难得,佛世亦难值,人有信慧难,若闻精进求。

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是故当发意。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衣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辄以奉散诸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昱烁,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其诸菩萨佥然欣悦,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天人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即时四方自然风起,吹七宝树,出五音声。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当斯之时,熙怡快乐,不可胜言。’

佛告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柔软调伏,无岔恨心。离盖清净,无厌怠心。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诸通明慧,游志七觉,修心佛法。

‘ 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修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慧由心出。

‘ 于佛教法,该罗无外,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净,超踰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犹如云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碍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犹如重云,震大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如梵天王,于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如优昙钵华,希有难遇故;如金翅鸟,威伏外道故;如众游禽,无所藏积故;犹如牛王,无能胜故;犹如象王,善调伏故;如师子王,无所畏故;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摧灭嫉心,不忌胜故。

‘ 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胜,莫不尊敬。灭三垢障,游诸神通。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来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道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 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忧念愁怖,横为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忧毒忪忪,无有解时。结愤心中,不离忧恼。心坚意固,适无纵舍。或坐摧碎,身亡命终,弃捐之去,莫谁随者,尊贵豪富,亦有斯患,忧惧万端,勤苦若此,结众寒热,与痛共居。贫穷下劣,困乏常无。无田亦忧欲有田,无宅亦忧欲有宅,无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亦忧欲有之。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适欲具有,便复糜散。如是忧苦,当复求索,不能时得,思想无益。身心俱劳,坐起不安,忧念相随,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居,或时坐之,终身夭命,不肯为善,行道进德。寿终身死,当独远去,有所趣向,善恶之道,莫能知者。

‘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静,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即时,应急相破。然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善恶变化,殃福异处,宿豫严待,当独趣入,远到他所,莫能见者。善恶自然,追行所生,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甚难甚难,今得相值。何不弃众事,各遇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如何不求道,安所须待,欲何乐乎?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信之,谓之不然,终无有是。但坐此故,且自见之,更相瞻视,先后同然。转相承受,父余教令,先人祖父,素不为善,不识道德,身愚神闇,心塞意闭。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自不能见,无有语者。吉凶祸福,竞各作之,无一怪也。生死常道,转相嗣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教语开导,信之者少,是以生死流转,无有休止。如此之人,蒙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痴惑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嗔怒,贪狼于财色。坐之不得道,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

‘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著,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教语道德,心不开明,思想恩好,不离情欲。惛蒙闇塞,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计,心自端正,专精行道,决断世事。便旋至竟,年寿终尽,不能得道,无可奈何。总猥愦扰,皆贪爱欲。惑道者众,悟之者少,世间匆匆,无可聊赖。尊卑上下,贫富贵贱,勤苦匆务,各怀杀毒。恶气窈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不从人心。自然非恶,先随与之,恣听所为,待其罪极。其寿未终,便顿夺之。下人恶道,累世勤苦,展转其中,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我今语汝,世间之事,人用是故,坐不得道。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遇佛在世,当勤精进。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傥有疑意不解经者,可具问佛,当为说之。’

弥勒菩萨长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说快善。听佛经语,贯心思之,世人实尔,如佛所言。今佛慈愍,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闻佛所说,莫不欢喜。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佛语教戒,甚深甚善,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今我众等,所以蒙得度脱,皆佛前世求道之时,谦苦所致。恩德普覆,福禄巍巍,光明彻照,达空无极,开人泥洹。教授典揽,威制消化。感动十方,无穷无极。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随心所愿,皆令得道。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佛告弥勒:‘汝言是也。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天下久久,乃复有佛。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说经法,宣布道教,断诸疑网,拔爱欲之本,杜众恶之源。游步三界,无所圣碍。典揽智慧,众道之要,执持纲维,昭然分明。开示五趣,度未度者,决正生死泥洹之道。

‘弥勒当知,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众生,其已久远。从汝得道,至于泥洹不可称数。汝及十方诸天人民一切四众,永劫已来,展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乃至今世,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吾助尔喜。

‘ 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己洁体,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得之。无为自然,次于泥洹之道。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弥勒白言:‘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德,十方世界,最无伦匹。所以者何?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今我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佛言:‘何等五恶?何等五痛?何等五烧?何等消化五恶,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 其一恶者:诸天人民蠕动之类,欲为众恶,莫不皆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戮,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恶逆无道。后受殃罚,自然趣向。神明记识,犯者不赦。故有贫穷下贱,乞丐狐独,聋盲喑哑,愚痴弊恶,至有尪狂不逮之属。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世有常道,王法牢狱,不肯畏慎,为恶入罪,受其殃罚,求望解脱,难得勉出。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譬如王法,痛苦极刑。

‘ 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转贸其身,改形易道,所受寿命,或长或短。魂神精识,自然趣之。当独值向,相从共生。更相报复,无有止已。殃恶未尽,不得相离。展转其中,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卒暴应至,善恶之道,会当归之。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一大善也。’

佛言:‘其二恶者,,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室家夫妇,都无义理,不顺法度,奢淫憍纵,各欲快意。任心自恣,更相欺惑。心口各异,言念无实。佞谄不忠,巧言谀媚。嫉贤谤善,陷入怨枉。主上不明,任用臣下;臣下自在,机伪多端。践度能行,知其形势。在位不正,为其所欺。妄损忠良,不当天心。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妇,中外知识,更相欺诳。各怀贪欲,嗔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尊卑上下,心俱同然。破家亡身,不顾前后。亲属内外,坐之灭族。或时室家知识,乡党市里,愚民野人,转共从事。更相利害,忿成怨结。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所恃怙,独来独去,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然后乃悔,当复何及!

‘世间人民,心愚少智,见善憎谤,不思慕及,但欲为恶,妄作非法。常怀盗心,希望他利,消散磨尽,而复求索。邪心不正,惧人有色,不豫思计,事至乃悔。

‘ 今世现有王法牢狱,随罪趣向,受其殃罚。因其前世,不信道德,不修善本,今复为恶,天神克识,别其名籍。寿终神逝,下入恶道。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二大恶二痛二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二大善也。’

佛言:‘其三恶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共居天地之间。处年寿命,无能几何。上有贤明长者尊贵豪富,下有贫穷厮贱,尪劣愚夫,中有不善之人。常怀邪恶,但念淫泆,烦满胸中。爱欲交乱,坐起不安;贪意守惜,但欲唐得。眄睐细色,邪态外逸。自妻厌憎,私妄出入,费损家财,事为非法。交结聚会,兴师相伐,攻劫杀戮,强夺无道。恶心在外,不自修业。盗窃趣得,欲击成事。恐势迫胁,归给妻子,恣心快意,极身作乐。或于亲属,不避尊卑,家室中外,患而苦之,亦复不畏王法禁令。如是之恶,著于人鬼。日月照见,神明记识。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三大恶三痛三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三大善也。’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众恶。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谗贼斗乱,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于傍快喜。不孝二亲,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不能自知,为恶无耻。自以强健,欲人敬难。不畏天地神明日月,不肯作善,难可降化。自用偃蹇,谓可常尔,无所忧惧,常怀憍慢。如是众恶,天神记识。赖其前世颇作福德,小善扶接,营护助之。今世为恶,福德尽灭,诸善神鬼,各去离之,身独空立,无所复依。寿命终尽,诸恶所归,自然迫促,共趣夺之。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当往趣向。罪报自然,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精神痛苦。当斯之时,悔复何及?天道冏然,不得蹉跌。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四大恶四痛四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四大善也。’

佛言:‘其五恶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业。家室眷属,饥寒困苦,父母教诲,嗔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取与无节,众共患厌。负恩违义,无有报偿之心。贫穷困乏,不能复得,辜较纵夺,放恣游散。串数唐得,用自赈给,耽酒嗜美,饮食无度,肆心荡逸,鲁扈抵突。不识人情,强欲抑制。见人有善,妒嫉恶之。无义无礼,无所顾难,自用识当,不可谏晓。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不信先圣诸佛经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后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欲杀真人,斗乱众僧。欲害父母兄弟眷属。六亲憎恶,愿令其死。如是世人,心意俱然,愚痴蒙昧,而自以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恶逆天地。而于其中,希望侥幸,欲求长生,会当归死。慈心教诲,今其念善。开示生死,善恶之趣,自然有是,而不肯信之。苦心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穷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数之自然,应其所行,殃咎追命,无得纵舍。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用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所语如语,心口不转,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是世五恶,勤苦若此。五痛五烧,展转相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恶所招,示众见之。身死随行,入三恶道,苦毒无量,自相燋然,至其久后,共作怨结,从小微起,遂成大恶。皆由贪著财色,不能施惠,痴欲所迫,随心思想,烦恼结缚,无有解已。厚己诤利,无所省录。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身坐劳苦,久后大剧。天道弛张,自然纠举,纲维罗网,上下相应,茕茕忪忪,富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佛语弥勒:‘世间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灭众恶,悉令就善。弃捐所思。奉持经戒,受行道法,无所违失,终得度世泥洹之道。’

佛言:‘汝今诸天人民,及后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能于其中,端心正行。主上为善,率化其下,转相敕令,各自端守。尊圣敬善,仁慈博爱。佛语教诲,无敢亏负。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当离三涂无量忧怖苦痛之道。汝等于是广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勤苦求欲,转相欺殆,心劳形困,饮苦食毒,如是恶务,未尝宁息。

‘吾哀汝等天人之类,苦心诲喻,教令修善。随宜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在意所愿,皆令得道。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我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吾去世后,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还如前法。久后转剧,不可悉说,我但为汝略言之耳。’

佛语弥勒:‘汝等各善思之,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于是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佛所说甚善,世人实尔。如来普慈哀怨,悉令度脱,受佛重诲,不敢违失。’

佛告阿难:‘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十方国土诸佛如来,常共称扬赞叹彼佛,无著无碍。’

于是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白言:‘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及诸菩萨声闻大众。’说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阿难对曰:‘唯然己见。’

‘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阿难对曰:‘唯然已闻。’

‘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复见不?’对曰:‘己见。’

‘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对曰:‘己见。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亦皆自然。’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圣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盖。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狱中,系以金锁。供养饭食衣服床蓐,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不?’对曰:‘不也!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欲自勉出。’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诸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余佛所,修诸功德。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佛告弥勒:‘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其第一佛,名曰远照,彼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彼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三佛名曰无量音,彼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四佛名曰甘露味,彼有二百五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五佛,名曰龙胜,彼有十四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六佛名曰胜力,彼有万四千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七佛,名曰师子,彼有五百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八佛,名曰离垢光,彼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九佛,名曰德首,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佛,名曰妙德山,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一佛,名曰人王,被有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普供养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佛语弥勒:‘不但此十四佛国中诸菩萨等,当往生也,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甚多无数。我但说十方诸佛名号,及菩萨比丘生彼国者,昼夜一劫,尚未能尽,我今为汝略说之耳。’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佛语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尔时世尊,说此经法,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于将来世,当成正觉。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纷纷而降。

佛说经已,弥勒菩萨及十方来诸菩萨众、长老阿难、诸大声闻、一切大众,闻佛所说,靡不欢喜。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Wednesday, July 1st, 2009 at 11:59 pm and is filed under Uncategorized.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Edit this entry.
Leave a Reply

Logged in as kelvinsa. Log out »




Type the two words:Type what you hear:Incorrect. Try again.
Get a new challenge
Get an audio challengeGet a visual challenge
Help




Entries (RSS) and Comments (RSS).

sbl@sbl.org.sg

Singapore Buddist Lodge

* 首页
* 组织概况
* 林内动态
* 新闻中心
* 下载区
* 讲经直播
* 图片精选
* 广种福田
* 留言信箱
* 联系我们

关于居士林

* 缘起发展与简介
* 历届主席与理事会
* 属下机构
* 居士林大记事
* 设施

课程与服务活动

* 常年佛事活动
* 探访老人院
* 佛学班
* 书法班
* 协助处理丧事
* 念佛堂
* 法物流通

佛心慧语

* 以《四心》念佛,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安法师
* 我们的情感 我们的信仰
* 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与佛教的财富观
* 念佛往生的原理-太虚大师
* 三时系念
* 为什么要做佛事
* 如何为临终病人助念
* 居士林的动物朋友

林内动态
增一份关怀和体恤 - 居士林发放度岁金
02/06/2009
article thumbnail

迎接农历新年,华人传统上都希望丰 [ ... ]

阅读全文
更多动态

* 市道差 居士林度岁金反增 02/06/2009
* 佛道回印宗教团体合颁助学金 02/06/2009
* 精进勇猛 再接再励 - 居士林“精进奖”的勉励 02/06/2009
* 数十位世界佛教学者参观佛教居士林 02/06/2009
* 佛教横跨亚洲 研讨大会 02/06/2009
* 张志贤: 维护种族宗教和谐才能克服各种难关 02/06/2009
* 清明超度大法会 16/02/2009
* 抗癌医药研讨会 16/08/2008
* 2008年8月17日高僧哲人弘一法师文化讲座-邱少华博士 13/08/2008

新闻中心
免费用餐 Free and Easy 广结善缘
12/06/2009
article thumbnail

(C)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HeadLine: Free and uneasyByline: HO LIAN-YI#KELVIN CHNGDate:08/06/2009 Free food at Singapore Buddhist Lodge but of [ ... ]

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

* 中国大使馆新任参赞到访 08/06/2009
* 七月地藏法会 05/06/2009
* 我国主办本区域 首个佛教研讨会 02/06/2009
* 捐血活动 28/04/2009
* 七月地藏法会图片( 2008 ) 19/08/2008
* 居士林再次向中国大使馆转交赈灾筹款 11/07/2008
* 驻新大使张小康出席宗教界为四川大地震和缅甸风灾举行的联合祈祷会 05/06/2008
* 相让助学金 校园见温情 23/05/2008
* 黄鸿年捐200万元 建具抗震能力学校 18/05/2008

法露百汇

* 学佛之路 学佛之路
* 36期狮城潮音 36期狮城潮音
* 3月新书介绍 3月新书介绍
* 4月份新书介绍 4月份新书介绍
* 5月份新书介绍 5月份新书介绍
* 6月份新书介绍 6月份新书介绍

七月地藏法会 PDF Print E-mail
Written by Administrator
Friday, 05 June 2009 13:00


Last Updated ( Sunday, 21 June 2009 09:41 )

缘起发展与简介 PDF Print E-mail
Written by Administrator
Sunday, 28 December 2008 03:08

章程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早期在一九三三年七月十六日以 “新加坡佛经流通处”创立。当时通过简章十四条,以宏扬佛法,流通经书为要务。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扩充筹备,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十七日,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正式成立。本林以弘扬佛法、慈悲济世为宗旨。成立以来致力于弘法利生、慈济福利、教育文化、医疗服务等,希望惠利众生,使彼离苦得乐。

居士林至今逾一万五千普通林友、永久林友及名誉林友。

成立初期林址外观
居士林成立初期建筑外观
成立初期
成立初期
一九七一年
一九七一年
新建筑外观


属下机构 1) 居士林福利基金 2) 居士林教育基金 3) 温馨家庭服务中心
Last Updated ( Wednesday, 01 July 2009 09:15 )



公告栏

* 招聘行政人员
* 精进念佛
* 十二小时精进念佛
* 七月地藏法会

艺术生活
广洽纪念馆 广洽纪念馆
慈善福利
捐资助学工程竣工典礼 捐资助学工程竣工典礼
免费提供素食 免费提供素食
徵求义工
爱心奉献 爱心奉献
讲经直播
讲经直播 讲经直播
Copyright © 2009 Singapore Buddhist Lodge.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17-19 Kim Yam Road Singapore 239329 Tel: 67372635 Fax: 67370877
Email: sbl@sbl.org.sg Web Design By GlobiTec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及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此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因,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砂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



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子,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泥沙陀分亦不及一。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茶、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服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供养一切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三世刹,广大清净妙庄严,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茶,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勤修清净波罗密,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恒转理趣妙法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服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我离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服诸魔众,成等正觉转法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持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如来赞言:‘善哉!善哉!’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众、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Tuesday, June 30, 2009

十善業道經大意

十善業道經大意



淨空法師講述



甲、認識佛教

乙、十善業道經大意



淨空老法師於公元兩千年七月一、二日,在馬來西亞.古晉室內體育館講述。後於兩千零二年十二月鑑定此講錄。



甲、認識佛教



諸位大德、諸位法師、諸位同學:



今天,我們有緣在這裡談談佛法,希望對佛法有所認識,以便於學習,真正達到學佛的效果。



佛教是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創辦的。在後漢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滅度六百年後,佛法由印度的高僧傳到中國,即為朝野所熱愛。



早期的佛教是「佛陀教育」。唐朝以後,佛教分為「宗門」和「教下」。宗門專指禪宗,教下通指其他宗派。中國的大、小乘佛法總共有十個宗派。小乘有成實、俱舍兩宗,在唐末已衰微而不復見。大乘有天臺、華嚴、法相、三論、淨土、禪、密、律八宗。這是佛法本身的「宗」與「教」,與現前「宗教」的定義完全不同。



宗門與教下是完全不同的教學方式,最大的差別,在於教下依據佛的經典。教下就像讀書,有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由淺而深,循序漸進,慢慢地把自己的德行、智慧、境界提升。宗門則像天才班,不須依據經典,七、八歲就念研究所,不是普通人所能學習,要「上上根人」才有能力。宗門的特色是「悟後起修」,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後,才起修行。這是佛門中,宗、教概略的情形。



釋迦牟尼佛是人修成的,不是神,也不是仙。菩薩也是人,也不是神仙。「佛」是什麼意思?我們要清楚這些名詞術語的定義。佛是古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意思是「智者、覺者」。換句話說,「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覺悟了,一絲毫的疑惑都沒有」,這個人就稱之為佛。「菩薩」也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對宇宙人生的真相正在求覺悟者」。菩薩也有相當程度的智慧和覺悟,但還沒圓滿,若圓滿即稱為佛。把這些名詞搞清楚,我們才曉得:原來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都是佛教學位的名稱,就像學校的博士、碩士、學士等名稱。佛教的最高學位是佛,其次是菩薩,再其次是辟支佛,最低是阿羅漢,總共四個學位。



《無量壽經》裡有一句話非常值得讚歎:一切皆成佛。這是什麼樣的心量?諸佛希望一切眾生都成佛,都和他一樣,不能不如他。這「一切眾生」當然包括我們在內,這是佛教終極的目標。佛希望每個學生都拿到博士學位。佛與一切眾生平等,所謂:「生佛平等。」注意「生、佛」,不是「佛、生」,佛把眾生的地位抬上來了,眾生第一,佛在下面,眾生與佛平等。我們應當發奮努力,不辜負佛真誠的教誨與期望。



世尊的教學超越國土、族群、宗教,有教無類。只要肯跟他學,世尊都熱情教導,從沒拒絕過一個求教者。《論語》記載:孔老夫子教學生,若「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老夫子就不教。換句話說,孔老夫子希望教學的對象聰明,一點就通,他才歡喜教,如果告訴你一個原則,你不能活用和貫通,夫子就會把你放在差一等的教學。佛不如是,「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不但當年如此,生生世世,什麼時候你發心學佛,佛就有應。眾生有「感」,佛就有「應」。



佛是什麼人,什麼身分,什麼地位?用現代話說,釋迦牟尼佛是一位「多元文化的社會義務教育家」。我們做為佛的弟子,也必須肯定自己是從事於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工作。工作分兩類:一是講經教學的「弘法」工作,一是在世間推行佛陀教育的「護法」工作。護法好比學校的創辦人、董事、校長、行政人員,弘法好比學校的教員,每天給大眾授課。教、職員要辨別清楚,弘、護要密切合作,兩者缺一不可。古時的叢林寺院,都是佛教教學的場所,每天上課八小時,另外,有八小時的修行,將課堂裡所學的理論與方法,落實到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中。佛法不尚空談,佛法重實質與效率。



民國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歐陽竟無先生在第四中山大學(現稱南京師範大學),做過一次震撼佛教界的講演,講題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需。」他舉出許多例子,證明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那佛教是什麼?佛教是「佛陀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我們要把佛教的本質認識清楚。



佛教變成宗教,是在清朝中葉嘉慶以後。因為在康熙、雍正、乾隆的盛世時代,佛法依舊是教育,可見得它變成宗教不過是最近兩百多年的事。今天,若說佛教不是宗教,就說不過去,因為佛教確實已變成了宗教。現代的佛教總共有五種形式同時存在,我們必須能夠把它們辨別清楚。



第一種、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這是傳統的佛教,現已很少見。



第二種、宗教的佛教。把釋迦牟尼佛與諸佛菩薩當作神明看待,已經捨棄教學。



第三種、邪教的佛教。這是最近半個世紀才發生的,它的迷執很深,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第四種、哲學的佛教。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把佛經當作哲學來研究。可是,他們不能得到佛法「斷惡修善,破迷為悟,轉凡成聖」的真實利益。為什麼?方向錯了,所以達不到目標。我跟方東美老師學哲學時,他把佛經介紹給我,還告訴我:「佛經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學。」他以哲學的眼光看佛法,一生鑽研不懈。



第五種、作秀的佛教。法師帶著一群弟子表演,唱歌跳舞,非常熱鬧,中間法師出來講幾句話,講十幾、二十分鐘,觀眾聽了也未必懂他在講甚麼。



我們究竟學習哪一種佛教,自己要清楚:我們學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



佛究竟教我們什麼,我們又跟他學什麼?我想每位同學都關心這問題。佛在一切經論中所說的,就是《般若經》上所謂的「諸法實相」。這四字淺言之,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可分成三大類。



第一類、人與人關係的真相。我們的生活不能脫離人群,那人跟人關係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第二類、人與自然環境關係的真相。我們不能離開大地和物質環境而獨立生存,所以必須要明瞭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第三類、人與天地鬼神關係的真相。可能你會說:「你迷信,怎麼講起天地鬼神?」現代科學家肯定:空間是多維次的。不同空間的生物,就是佛經中常講的「十法界」,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天地鬼神」。我們不要被名詞術語蒙蔽了,必須要瞭解術語的真正含義,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



這部經上也說:「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十法界的依正莊嚴,起於一切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今天,科學家還沒研究出空間為何多維次,很可惜他們沒讀佛經,他們如果有緣讀佛經,我相信會比我們早開悟,他們很聰明。佛講,多維次的空間是一切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所以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不就突破了嗎?



突破空間維次,佛家用「禪定」。禪定就是「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禪定真實的意思,是《楞嚴經》的一句話:「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心定就能轉境界,突破空間維次,擴大生活空間。隨著定功的淺深,突破的層次多少不一,到佛果位,層次全部都突破了,就能圓滿的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等覺菩薩還有一層沒有突破,所以瞭解還不究竟。這是從理上講,要深功夫才做得到。



從事上講,我們凡夫能做到的,是在生活當中,行、住、坐、臥,心有主宰,不為外境所轉,如經典所說:「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這樣的禪定就是方東美先生所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禪定不是每天盤腿面壁打坐,那只是初學禪定的一個方法。



世人大多生活在煩惱、憂慮,甚至恐怖之中。我們佛弟子接受佛陀的教誨,就能「常生歡喜心」。佛法的生活是高度的藝術,充滿了「真、善、美、慧」。也許有同學問,在現前社會,能落實嗎?肯定能落實!現在,我們將這部《十善業道經》的重點介紹出來,諸位如果懂得怎樣學習,就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佛教正如歐陽大師所說:「是人生之必需。」



佛經明白的講述真相,我們聽到了也點頭,但就是沒能把它證實。必須實證,學業才算完成。佛所講的話,我們能「信、解、行、證」,到「證」才有真正的受用。「證」一定要通過「行」,而「行」就是試驗。經論中所講的道理、方法、境界,如果不通過試驗,怎能證明?通過試驗證明,是科學的教學法。科學家說佛教是迷信,不能怪他們,想想他們講的也很有道理。我們今天展開佛經,是會念,但不懂意思。佛所說的理論、方法、境界,我們完全沒有落實,也沒有試驗,這不就是迷信!所以佛教變成了宗教。



宗教如果不回復教學,決定不能解決問題。佛教如是,其他宗教又何嘗不如是?我接觸的宗教很多,他們的經典我都讀。讀後我才明瞭:所有的宗教都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工作者,和釋迦牟尼佛沒有兩樣。可是,他們在早年就已變成了宗教,變成宗教的時間比佛教還久,這是我們必須要覺悟到的。



佛陀教育的宗旨是「孝親尊師」。在《觀無量壽佛經》中,世尊教導我們修學「淨業三福」。三福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的大根大本。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佛教由此教起,也在此地圓滿。



乙、十善業道經大意



這部《十善業道經》是釋迦牟尼佛在龍宮講的,當機者是龍王。當然,龍王與我們處在不同維次空間,事實上也確實有龍王。可是,我們還要懂得佛表法的意思。佛沒有一句假話,也沒有一句廢話,句句皆真實。佛依二諦說法:隨順真理說「真諦」,隨順眾生說「俗諦」。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說真諦少,說俗諦多。說俗諦,大家好懂,於是佛用俗諦的方法來表顯真諦的真理,這種高度的教學和說話藝術在佛經中處處可見。



「娑竭羅」是梵語,意思是「鹹水海」。大家都知道,海水苦。於是,我們就明白,佛其實是形容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生活在苦海中。娑竭羅正是形容「五濁惡世」。龍代表變化,在這個世間,人情世故變化無常,我們從早到晚,妄念就是止不住,一會兒歡喜,一會兒憂愁。你仔細省察一下,在這十二小時中,你產生了多少次的變化?龍代表「苦海中多變的眾生」,佛用這句話警覺我們。如果說「苦難社會裡多變的眾生」,我們聽了會難過,以為釋迦牟尼佛在罵我們,而佛說「娑竭羅龍王」,我們聽了卻很歡喜。可是,自己要曉得,佛其實是在說我們。我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佛說:



【經】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



我們每個人的觀念思想不一樣,因此造業就不相同,六道輪迴以及人間種種苦樂果報由此而生。接著,佛再進一步講:



【經】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



這正是《華嚴經》所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道理很深,但確是真理。諺語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個人的面貌不一樣,是因為每個人心裡所想不一樣,假如兩個人的面貌相同,可知這兩人的思想、德行、嗜好都大致相同。由此可知,六道眾生的相貌決定不同,而阿羅漢的相貌也大都不相同。菩薩的相貌很接近,因為他們煩惱少,心地清淨,但仔細看,也會有不同的地方,不仔細,則好像都相同。到成佛,心裡一個妄想都沒有了,「佛佛道同」,相貌就完全相同。有同學問我:「法師,您說佛的相貌完全相同,可是我看到的很多佛像都不同,這是什麼原因?」佛像是人造的,不是佛本來的相,人心不同,所造的佛像面貌自然不同。



【經】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虛妄,諸法集起,畢竟無主,無我我所。



這是很深的道理,是隨真諦而說的事實真相。《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把心法、色法,也就是精神的世界、物質的世界,真的看破了。「看破」是徹底明白,明白後,當然「放下」。放下什麼?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幾個字大家好懂,如果用佛經的術語,妄想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我們初學佛法,就從此地入門,學看破和放下。



佛又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合起來看,能得的心不可得,所得的一切法也不可得,能、所俱不可得。初學的同學聽到,認為「佛教怎麼這麼消極?」其實,這不消極,這是真正積極,因為知道一切皆不可得,所以自私自利的根就拔掉了。念頭一轉,才知道人生真正的價值,就是為眾生服務。為自己,一樣都得不到,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為眾生,才能得到圓滿的虛空法界,因為「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一般人都覺得講因果很消極,其實這觀念錯。真正明瞭因果才會真積極,佛法所謂的真精進。因果之不空,乃因果有三種現象不空。第一、因果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剎那剎那在轉變。第二、因果相續不空。第三、因果循環不空。有智慧的人明瞭後,就會「應修善業」。這是真精進,積極為社會大眾造福。



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沒有一天休息過。現在有許多國家,五十幾歲、頂多六十幾歲就退休了,我今年七十四歲還沒退休,還天天在講經教學,你若說學佛人消極,那我早該退休了。諸位仔細翻《大藏經》,從頭到尾有沒有「退休」兩個字?佛菩薩教化眾生,隨類現身,隨機說法,永遠沒有休息,永遠沒有退轉。佛教菩薩修「精進波羅蜜」,哪會退轉?消極或退轉都不是佛法。其次,佛說:



【經】汝觀佛身,從百千億福德所生,諸相莊嚴,光明顯曜,蔽諸大眾。



這句是教我們細心觀察,佛的大圓滿智慧與福德相是「從百千億福德所生」。菩薩的「妙色嚴淨」相,也是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乃至於世間國王、大臣、大富長者的端正莊嚴相貌,都是由修集福德所生,一般沒有福德的人,都不能跟他們相比。我們要懂得這個因果道理。我們想過大圓滿的生活,不修福積德,怎能成就?



世間修什麼樣的福報最殊勝?佛告訴我們:捨己為人、為社會、為眾生、為正法久住,這個功德無比殊勝,福報也就無與倫比。問題是,我們要能相信,要肯幹。



許多同修在經典中讀過這些經文,也聽過這些講解,可是就是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他們懷疑:「如果我辛苦賺來的錢布施掉了,明天誰布施我?我今天供養別人,明天誰供養我?」於是猶豫不決,不敢去做,佛陀的教誨就永遠不能實現。我們看到古書上的記載,古時候有人做,但我們不敢相信,恐怕這些書大概是勸人為善的,未必真有這樣的果報。



這幾年,我們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做了一個實驗。我們真幹,決定沒有懷疑,沒有畏懼,佛教我們怎麼做,我們就照做。做了之後,果然有效,而且殊勝。這兩年來,東南亞遭受經濟風暴,每一個行業的收入都減少了一半,許多還面臨破產,佛門也受了很大的影響,一般寺院道場的收入也少了一半。可是,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不但沒有受到影響,收入還月月增長。這是什麼原因?我們把佛陀的教誨證實了!只要你認真努力去修因,果報自然來,你修財布施,你一定得財富,錢財自然源源不斷而來。



我們與許多宗教接觸,常在居士林聚會。他們對居士林感到非常驚訝:「你們的錢從哪來,怎會有這麼多?」



李木源居士答覆得好:「我們有後台老闆!」



大家就追問:「老闆是誰?一定是個大富長者。」



李居士告訴他們:「我們的老闆是阿彌陀佛,我們完全聽從阿彌陀佛的教誨。」



阿彌陀佛怎麼教我們?《無量壽經》所講的,就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教誨。我們接受佛的理念、教訓、方法,全心全力修財布施,所以財富源源不斷而來,不受外界的任何影響。我們也修法布施,所以居士林上上下下都有智慧,每天至少有一千多人活動,都沒有爭論,歡歡喜喜,見面時都帶笑容,所以到那裡參觀的人皆歎為稀有!真正做到了「人和」。我們對於貧、老、病、苦的人,都全心全力的幫助他們,這叫無畏布施,果報是健康長壽。財富、智慧、康壽三種果報都非常明顯,這就證明佛陀的教法真實不虛,我們不應再懷疑。這是團體興旺的例子。



至於個人福德的例子,我們看李木源居士。李居士在十一年前得了癌症,癌細胞擴散到內臟的幾乎每一個部位,醫生說他的壽命僅剩三個月。他在這個時候勇猛精進,萬緣放下,一心一意為佛教服務,到居士林做義工,等待往生。他已經等了十二年,還沒往生,再去檢查,癌細胞沒有了!這是把業力轉變成願力,所以他是「乘願再來」身,他的「業報身」十年前早已結束。我年輕的時候,一點福報都沒有,看相算命的人都說我短命。學佛之後,我認真努力學習,依教奉行,結果命運改過來了。



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個身叫「業報身」,我們每個人,到這個世間來,都是為了酬償業報而來。但是,聰明人遇到佛法,就應當把業報轉變成願力,這就是佛家常講的「乘願再來」。不是死了以後再來,就在今生,要懂得轉變。如何轉?從前念念為自己,現在把這個念頭斷掉,念念為社會、為佛法、為眾生,為別人超過為自己,以願力超過業力。這個念頭轉過來了,就叫乘願再來。



你們想想,人家能轉,我們為什麼不能轉?念頭一轉過來,就得大自在,前途一片光明,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有把握,多麼快樂!世間人都怕死,但是修行人絕不怕死,因為他們明白,了脫生死,就不受後有。所以,修行人決定是隨願往生,心中一絲毫的惡念都沒有,念念都與世尊的這一段教誨相應。



千萬不要像《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說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若真如此,你所感得的果報是餓鬼、地獄、畜生,因果的轉變、相續、循環會愈變愈差。凡是往下流轉的,都是不懂因果的道理,才造作罪業。真正通達因果,要愈轉愈殊勝的人,沒有不斷惡修善。



具體的教學,無過於《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流通得很廣,是民國初年印光大師所提倡。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建立的蘇州「弘化社」,印《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的份量最多。我看這三本書的版權頁,每一版至少兩萬冊,多則五、六萬冊,他印了幾十版,概略的統計,印了超過三百萬冊!老和尚是淨土宗的一代高僧,一生中所有信徒對他的供養,全都用在印經,不做別的事情。為何不流通佛教經典?「弘化社」佛經數量印得很少,每版一、兩千冊,最多三千冊,三千冊以上的很少。這三本書都不是佛經,為什麼印的數量這麼大?這引起了我的省思。



我認真反省,才瞭解祖師的用心良苦。要救佛教,要令佛教徒都能得到佛法真實的殊勝利益,應當從「深信因果、斷惡修善」開始。《了凡四訓》對於因果的理論與事實,說得非常透徹,所以印祖一生大量推動。《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以及《安士全書》前面的「文昌帝君陰騭文」,幫助我們認識「種善因決定得善果,造惡業肯定有惡報」,勉勵我們斷惡修善。善惡的標準就在《感應篇》與《文昌帝君陰騭文》。這兩本中國古德寫的書都不長,《感應篇》一千多字,《陰騭文》七百多字,沒有佛家的戒律術語,我們讀起來容易理解,而且親切,很有受用。這部《十善業道經》教我們怎樣積德修善,可以做為《感應篇》的總結。



【經】汝今常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



不但我們自己常應如是修學,而且要幫助社會大眾了達因果。了是明瞭、達是通達。了達因果的目的,使人人懂得斷惡修善,不必等人勸勉,自己會發心修學。佛接著囑咐我們:



【經】汝當於此,正見不動。



這句話非常重要。人不能沒有正知、正見,就是你的思想、見解要純正,不能有偏邪。有偏見邪見,行為就偏邪了,造作許多過失而不自知。正知正見要靠接受古聖先賢的教誨才能建立,所以這是一個教育的問題。



今天社會,會變成這個樣子,就是知見不正所造成的。第一個不正的知見,是「男女平等」。男女本來是平等的,但現在所講的「男女平等」反而不平等。本來,男人有男人的事情,女人有女人的事情,平等的。以佛家的比喻來說,男人弘法,女人護法。但是,現在社會要「平等」,女人要做弘法,逼著男人做護法,結果弘、護都敗,兩敗俱傷。今天的社會,沒有聖賢出世,是因為沒有賢妻良母,所以印光大師說:「要世界太平、社會安定、人民幸福,這個大權操在女人手上。」女人真能相夫教子,就應該教兒女作偉人,不需要自己去做。自己去做,兒女反而不能成才。所以,喊「男女平等」,其實是破壞了真正的男女平等,這是錯誤的知見。



儒家教導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平天下就是「世界和平」。世界和平是建立在國家政治的穩定上,國家政治的穩定寄託在家庭的美滿,而家庭的美滿寄託在夫婦的和合。所以,夫妻若不和,世界就沒有和平。



我常比喻:世界就像人的身體,國家像身體上不同的部位,家庭是身體的細胞,夫妻是細胞的核心。夫妻不和,細胞就壞,如果身上壞的細胞多,人就活不成。現在,離婚率這麼高,社會活不成了,所以人家才說會有「世界末日」。夫妻失和,導致離婚率高,是世界末日的第一個因素。要挽救世界,就要夫妻好合。男女為什麼會結成夫妻?因為,結婚前,都看對方的好處,沒看到缺點,樣樣都可愛,結婚後,天天看對方的缺點,一點好處都沒有,這才搞壞了。



佛在此經教導我們:「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怎麼落實?夫妻倆每天專看對方的善,專想對方的善,專念對方的善,檢點並改正自己的不善,就永遠和合,白頭偕老。迷與覺、正念與邪念,分別就在此地。一念正覺,不但一生幸福,家庭美滿,而且社會和諧,國家長治久安,世界和平,一念錯誤,夫妻不和,家庭破裂,就造成社會動亂,世界失和。所以,離婚的人都要墮地獄,因為他們把世界和平破壞了。



結婚不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事,它關係到整個世界。古時候,兩個人的結合,講的是道義,不是感情。要顧及整個社會的安定和平,常常看對方的好處,並反省自己的過失。別人永遠沒有過失,過失永遠在我自己,你能夠這麼想,就叫「正知正見」,你才懂得常生歡喜心,廣修福田。



佛家講的「福田」,正是從正知正見而生。我們出家人穿的衣服,叫「福田衣」。去年,在北京歷史博物館,陳列有山東青州出土的一批佛像,是北魏時代所造的,距離現在一千七百多年。我看到毘盧遮那佛身上披的袈裟,有十法界的依正莊嚴圖案,上面是佛,下面是地獄。我才明瞭:「合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為一身,就是福田。」袈裟上的每個格子大小一樣,代表「平等」。這麼多的格子代表不同的國土、族群、宗教、文化,表示了「合一切眾生之異同在一身」,就是清淨法身。不同的國家、族群、宗教,是一個「我」、一體,絲毫差別都沒有。這念頭就生無量無邊之福,所以福田從自心生。這件衣服裹在身上,就表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是一個我、是清淨法身。了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與我是一、不是二,大慈悲心由此而生。



有許多同修問我:「法師,你與各個宗教往來,還幫助他們,這個思想從哪來,你為什麼這樣做?」這個思想是從《華嚴經》來,是佛教我們這樣做的。我是佛弟子,佛教我怎麼做,我就應該怎麼做。我們這件衣服,這一格是佛教,那一格是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統統是一家!我不幫助他,誰幫助他?迷了自性才有妄想、分別、執著,覺悟之後就是一家。我們幫助他們就是幫助自己,不幫助別人就是害自己。宗教中講的愛,如「神愛世人」,是要世人知道:「愛世人才是真正愛自己。」不愛世人,不曉得積德修福,一生不善的行業,來生墮三塗,是自己毀滅自己。真正自愛的人,一定接受聖賢的教誨,把自己的境界提升,升到天堂,乃至極樂世界。



佛弟子心地清淨、平等、真實,看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平等,個個第一,沒有第二。《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每一位善知識的成就都第一。《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二十五位菩薩向釋迦牟尼佛報告自己的修學法門,個個都說第一,沒有說第二的。個個都第一,這就健康。像我們身體,每一個器官都第一。眼見第一、耳聽第一、鼻嗅第一,沒有第二的,身體就健康。如果眼看第一,耳不行、耳第二,鼻不行、鼻第三,這個人就生病了。如果差別大的話,連命都保不住。個個都第一,如果不是第一的人,我們就要幫助他,成就他第一,好比我們身上有些細胞病了,我們得想辦法幫助它們恢復原狀。同一個道理,社會有些人迷失了自性,不知道辨別善惡,我們就有義務和責任去幫助他們。



幫助人要懂得方法。佛教菩薩生活、工作、與大眾接觸,有六個原則,叫「六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意思是圓滿。六種圓滿中,第一個是布施。布施,就是為一切眾生服務。我們今天做社會福利工作,就是為社會服務。服務的項目無量無邊,最重要的,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如果沒有這一條,所服務的項目再好,都只能救一時之急,不能幫助他們自立更生。一定要幫他們覺悟,他們才能永遠離苦得樂,沒有破迷,他們自己不能離苦得樂,時時刻刻還需要人幫助,就很痛苦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從事於教學的工作,是在慈悲救世中,做最根本、最徹底、最圓滿、最究竟的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第二個是持戒,即守法。幫助別人也得要有規矩,如果不懂規矩,縱然想幫,人家很難接受,所以一定要懂禮,一定要守法。其他四個圓滿是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是為成就布施波羅蜜的。



佛教導我們「四攝法」,是人與人交往時,必須遵守的四種法則。知道四攝法意義的人不多,如何落實就更少了。落實是從夫妻開始。夫妻不和,或家庭破裂,就是不懂得四攝法,若懂得四攝法,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



第一、布施。先生有沒有為太太服務?太太有沒有為先生服務?以真誠心為對方服務,就是四攝法的布施。



第二、愛語。出自於內心,真誠、清淨的關懷。



第三、利行。我們的所作所為,對於對方決定有好處,沒有危害。



第四、同事。共同生活在一起,小而夫妻,大而全世界。



我們與其他宗教交往,就是本著佛陀的教誨。首先行布施,其他宗教若有所需,我們應該幫助。今天,所有的宗教都辦了許多社會慈善福利事業,像醫院、養老院、孤兒院、學校。辦這些事業需要錢,我們如果送其他的禮物不見得能適用,但錢最實用,所以我們送錢,贊助他們的社會福利事業。我們曾拜訪每一個宗教,所贈送的都平等。



有許多人來找我麻煩,責備我:「法師!同修們給你的供養,你為什麼拿去送給外道?」



我說:「我沒有送給外道,我是做佛法的慈悲事業。」



他說:「你明明送給基督教、印度教,怎麼不是外道?」



我說:「你心裡有外,才叫外道。外道不是他,是你。你的心裡有內、外,自己就是外道,自己還不知道。自己是外道,看別人都是外道。如果以社會的眼光來看,我們佛教要不要辦養老院?」



他說:「要。」



我說:「要不要辦孤兒院?」



他說:「要。」



我說:「要不要辦醫院?」



他說:「要。」



我說:「你拿錢來。」



他拿不出來,不說話了。



我說:「人家辦得好,我去投資,沒有錯。他辦的現成事業,我拿一點錢去投資,就變成我有股份在其中。他辦的就是我辦的,自他不二,何樂而不為?我不必操一點心,他就已經辦成功了,我投資沒有錯誤。」



心量太小,妄想、分別太嚴重,怎能作佛?不但佛做不了,煩惱也斷不了。天天在生煩惱,天天在苦難中過日子。佛經上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連個基督教、回教、印度教都不能包容,你還能包什麼虛空法界?我們要學佛拓開心量,認知世間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國家、任何人做的事業,只要是對社會眾生有真實利益,就是我應做的,我必須全心全力去幫助他們。



最近在新加坡,回教要買一個校址。他們辦了一間學校,辦得很不錯,但校址是租的,現在屋主願意賣,他們錢不夠,來找我。我跟李木源居士商量,集合九個宗教共同來籌款,結果成績很可觀。他們原本希望我們幫他籌七十幾萬,但這次籌款竟超過了一百萬!九個宗教統統都幫助他們。社會福利事業是我們共同的,不要分彼此,不要分國土,不要分族群,不要分宗教,大家都是一家人,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仁慈、博愛」,所有宗教的共同目的,無非是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轉凡成聖」而已。我們有這樣的認知,就叫正知正見。世界所有宗教都是一家,我們佛門的宗派,當然更是一家。《金剛經》告訴我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如果我們讚歎自己的法門,輕視別人的法門,這就犯了「自讚毀他」戒。把這個戒律引伸,把意思擴大,我們要是誹謗別的宗教或族群,也算犯了自讚毀他戒。佛菩薩都是尊重讚歎別人,自己謙虛卑下。佛這樣教,我們應當這樣學才對。如果佛教的是一套,而我們做的又是另一套,我們就背師叛道,就有罪了。



【經】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



這句是本經最重要的開示,不僅是釋迦牟尼佛教導一切天人大眾,同時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的根本法門。教化的對象,可以說圓圓滿滿地包含了十法界的有情眾生。我們對這段開示要特別認真思惟和學習,果然能把它落實在生活中,這一生何愁不成無上道?



念佛的同修都知道,念佛法門叫「易行道」。所謂易行道,是和其他法門相比而言。可是,你如果把它看得太容易,就誤會了,因為實在講,念佛法門並不是很容易。淨宗法門,是依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些人不大喜歡聽到「往生」,我們於是換個名詞,「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大家就歡喜了。



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條件是「信、願、行」三資糧。「行」就包含十善業道,大家往往疏忽了這點,以為「行」僅「老實念佛」即可。佛號如果不能與十善融成一片,不能往生,這就是古人常說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



世尊在經教中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西方世界是至善圓滿的境界,人、物、法皆善,沒有分毫不善夾雜,所以我們如果不認真努力修善,念佛不能往生。這是淨宗同修要特別留意的。如果有人不想往生,僅僅希求在一生當中得到殊勝的人天福報,還是要從修善積德做起。



「菩薩有一法」:不多,多了我們沒法子學,一法就很簡單。這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一切諸惡道不僅指地獄、餓鬼、畜生。六道若與十法界比,六道還是惡道,十法界若與一真法界比,十法界也是惡道,所以惡道是相對的講法。惡道詳細的意思,是天臺宗智者大師所說的:「百界千如」。智者大師告訴我們,每一法界中都有十法界,換句話說,每一法界都有「諸惡道苦」。但在此地,惡道尤指三惡道。



【經】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佛在此地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你的心善、念頭善、行為善,決不會造作惡業,當然也就能夠永離一切惡道苦。



【經】令諸善法念念增長。



這就是「積德修善、積功累德。」這一句話,佛家、道家、與儒家都說,是過去中國三教共同的理念。



【經】不容毫分不善間雜。



這是我們要特別留意的。我們修行,知道要斷惡修善,但為何功夫不得力?為何每天還在煩惱中過日子?多數同修沒有認真作反省,只會怨天尤人,這不能解決問題。問題出現時,聰明的人決定會把癥結找出來,然後把它改正,這樣問題才能解決。我們修行的癥結,就是在修學善法當中夾雜不善。



祖師們講經時常常比喻:杯子盛著甘露醍醐上好的飲料,可是裡面夾雜了一點點毒藥,喝了不但不能養生,還要送命。我們今天修學一切善法不能成就,就是夾雜了不善。一定要懂得改正過來,決定不容許再摻雜不善。不善的念頭就是自私自利,不善的思想就是貪、瞋、癡、慢,不善的事就是殺、盜、淫、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夾雜這些,就是我們的致命傷。



今天,在這講堂中的同學,無論你是老修行,或是第一次來聽講的,你能在這裡坐上兩小時,把經聽完還不想離開,佛在經上說,你是善根深厚之人。什麼叫「善根深厚」?你的善根不是這一生種的,而是多劫之前就已經修學佛法,並且生生世世都在培植善根。佛在《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阿闍王子與五百大長者,聽了釋迦牟尼佛介紹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非常歡喜,每個人都發願「我將來成佛時,也要像阿彌陀佛一樣。」佛看了很歡喜,並告訴大家,他們這幫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由此我們就能體會到甚麼是善根深厚。



我們在座的同修,大概都有這麼厚的善根,過去生中曾供養過四百億佛。而供養超過四百億佛的善根之人,更大有人在!是哪些人?聽了這部經後,「立即」發願要求生極樂淨土,親近阿彌陀佛的人。阿闍王子只發願「將來成佛時和阿彌陀佛一樣」,還沒有立即發願求生淨土,所以他們的善根遠遠比不上我們。



為什麼我們無量劫來遇佛、聞法、修行沒能成功?原因就是夾雜不善。這個問題嚴重!夾雜不善的根,就是自私自利,自己的利益不肯放下。只要與自己的利害有衝突,佛陀的教誨就忘得一乾二淨,煩惱習氣完全現行,這是夾雜著大量的不善,不僅是「毫分」,我們不能成就的原因就在此地。這一生中,如果真想得生淨土,親近彌陀,我們決定要從根拔除不善,決定沒有自私自利,決定不沾名聞利養,決定不起貪瞋癡慢,曉得這些對我們只有害處,沒有好處。



看到別人做好事,我們生歡喜心和讚歎心。「好事」就是對社會、對一切苦難眾生有好處的事。我們如果有力量,要全心全力幫助他們,成人之美,決定沒有嫉妒。如果看到別人做好事,我們生嫉妒,或看到別人有成就,怕別人超過我,我們障礙他,你就夾雜不善。你若夾雜不善,那就跟過去生一樣,這一生不能成就,只是在善根中再加一點而已。什麼時候你不再夾雜毫分不善,你就成就了!



我二十六歲初學佛時,第一部看的經是丁福保居士著的《六祖壇經箋註》。我看了很歡喜,非常佩服惠能大師。惠能到黃梅禮拜五祖忍和尚時,忍和尚問他:「你到這地方來,想求什麼?」他說:「我來求作佛。」這就不是普通人!你去打聽問問,普通人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求什麼?都是求平安、求發財、求升官這類的,從來沒聽說過來求作佛的。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惠能既然求作佛,真的就作佛了。五祖遇到這樣的學生,非常歡喜!但是佛門中也是龍蛇混雜,良莠不齊,嫉妒障礙在所難免。真正的一個特殊人物,免不了要遭人嫉妒,所以五祖就用個障眼法,把他當作一個普通人,說:「好!你到槽房去做工。」打發他到廚房做粗活,分配舂米劈柴的工作給他。惠能接受了,掉轉頭要走的時候,又跟五祖說了一句話:「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如果我們今天遇到祖師,一定和祖師講:「弟子心中常生煩惱!」惠能常生智慧,我們常生煩惱,這就是善根福德之不同。



如果你的善根福德現前,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常生智慧,不生煩惱,你這一生中唯一的願望是作佛,與諸佛一樣廣度苦難眾生。現在我們總算搞清楚了:修行之不能成就,就是夾雜不善。



淨土法門的善惡標準,是依《無量壽經》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這段經文,世尊以無盡的慈悲,將五戒十善的形相,修學的方法,以及業因果報,說得很詳細,所以我們選這段經文作為晚課。



淨宗的早課不念「楞嚴咒」和「十小咒」,因為念這些咒語依舊打妄想,依舊夾雜,不能得利益。古人能得益,現在人不能,所以課誦不能不改。我選了《無量壽經》的第六品「四十八願」作為早課讀誦的經文。讀這段經文,是要學阿彌陀佛的心願,使我們的心同阿彌陀佛,願也同阿彌陀佛。晚課念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五戒十善這段經文,是讓我們認真反省:「佛講的教誨,我這一天做到了沒有?佛教我應做的善,我有沒有做到?佛教我不可以做的惡,我有沒有觸犯?」早課是提醒自己,晚課則是反省和懺悔。要依照佛的教誨改過自新,天天求改進。



改正錯誤就是進步,務必要天天改進,把我們的不善減少。斷除當然不容易,但是一定要減少。年年減少,月月減少,天天減少,果然真幹,十年、八年後,就不再夾雜毫分不善。功夫有成,不但不善的言行沒有,不善的念頭也沒有,絲毫的不善都沒有了。這個時候,你自己就曉得,念念行行之中,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你能感受到諸佛的護念。像慈母愛護兒女,兒女知道「母親真愛我,母親真喜歡我」,你就能明顯的感受到諸佛的愛護。



我們今天沒有法子感受,是因為夾雜了不善,所以產生了障礙。這些話說來容易,做起來卻相當困難,但這種難度可以克服。佛講:「登天難,求人難」,我們想生天不容易,求人也不容易。但是,不夾雜絲毫的不善,既不是登天,也不是求人,而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真正發心,肯克服自己的妄想雜念,就可以做到。果然做到,就超凡入聖,善法就念念增長。



【經】是即能令諸惡永斷。



諸惡是惡道的苦因與苦緣,因與緣都斷掉,惡的果報就消失,「離苦得樂」就現前。所以,佛教我們斷除惡因與惡緣的教學理念,符合現代人所謂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佛法不但不違背科學,而且超越科學多多。



【經】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



惡道苦斷了,善因與善緣成熟,善果當然現前,就是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諸佛菩薩及餘聖眾在哪裡?原來就在現前。佛在經上常說:「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於是,你心目中看到的芸芸眾生,原來皆是諸佛菩薩聖眾。也許你聽不懂,很難轉得過來。前面,佛在這部經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的心想達到純善時,一切境界都隨之轉變,諸佛菩薩就在眼前。從前,心中夾雜不善,怎麼看都看不出來,現在,絲毫不善都拔除了,就愈看愈明顯,諸佛如來與諸上善人確實是同聚一會。



說到究竟處,「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是佛陀隨順俗諦而說的方便語,「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才是真諦。我們要把毫分不善拔除才能見到真諦,如果還摻雜不善,就見不到這個境界,只是聽說而已。我們要問,有沒有人見過這種境界?宗門與教下都有。禪宗《景德傳燈錄》和《五燈會元》的公案,以及教下的祖師大德傳記,我們就能體會,他們真的做到了,真的契入這個境界。我們自己好好努力,加一把勁,也能在現前契入這個境界。



諸位要曉得,在今天,能契入祖師大德所契入的境界,我們的「戒、定、慧」功力,其實超過他們很多!何以見得?這些祖師大德們,如果生在今天的社會,未必能契入。今天的大眾,煩惱習氣比過去的人重了不知道多少倍,而外面五欲六塵的誘惑,也加了千萬倍,誘惑力太大太大了!在這種環境中,你還能覺悟,還能不摻雜絲毫不善,你的功夫肯定比他們高。所以,你在現前這個世間,能契入境界,古來的祖師大德沒有不佩服、不讚歎、不尊重你的。我們要好自為之,決定不隨順自己的殺盜淫妄、貪瞋癡慢等煩惱習氣,決定要隨順佛陀的教誨。學佛沒有別的,就是學佛的存心與行為。



【經】言善法者,謂人天身。



學佛的同修和許多宗教的信徒,都承認人有前生和後世。在外國,他們用催眠術,讓一個人在催眠狀態中說出他的前世,有從人、畜生、還有別的星球上投胎來的,有許許多多的記錄,所以其他宗教的神父、牧師、傳教師也都肯定,佛法講的六道輪迴是真的。我們要修善法,來生才能得人身。善法中摻雜少許不善,大概百分之十以下可以,超過百分之十的不善,人身就得不到。就像醍醐,前面比喻過了,摻雜一點點毒藥,如果量很微小,吃了固然有害,但還不至於送命,來生還能得人天身。



【經】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



「菩提」是梵語,意思是覺悟。「聲聞」是阿羅漢,「獨覺」是辟支佛,這兩種都屬小乘,已超越六道輪迴,不再夾雜見思煩惱。聲聞和獨覺的見思煩惱雖然斷盡,卻還摻雜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我們無法覺察,更無法理解和想像,因為無明煩惱極其微細,只有佛能知道。「無上菩提」是菩薩和佛所證得的。從人天一直到作佛:



【經】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



這三句十二個字,我們要牢牢的記住,不能忘記。我們成就人道,成就天道,成就小乘,成就菩薩,乃至於成就佛道,都是依靠這個方法為根本,可見其重要性。



【經】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永離」兩個字是一直貫下去的,即永離殺生、永離偷盜、永離邪行,直至永離邪見。



第一條是「永離殺生」。殺生是最嚴重的惡,不但不能有殺生的行為,傷害眾生的念頭都不能有,我們的心地才純善。別人毀謗我、侮辱我、傷害我,甚至殺害我,怎麼辦?《金剛經》上有一個公案: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肢體。這是傷害到極處,不但要你的命,還不讓你好死,把你的身體一片一片用刀割下來,淩遲處死。菩薩怎麼樣?一點怨恨心都沒有,完全沒有「他不對,我對」的念頭,絕對沒有怪他,純以純善之心處之,所以這是忍辱度的圓滿相。



在修行過程當中,我們一定會遭遇到類似以上之事。如果遭遇到時,你就恨他:「我好心對他,他這樣對待我,我將來要報復!」那你還搞輪迴,不能成就。如果像忍辱仙人一樣,一絲毫惡念都不生,你就成佛了,你就不會在六道。我們是覺悟的人,曉得那一些傷害、毀謗、侮辱我們的人,還在迷惑顛倒。覺悟的人如果還要和迷惑顛倒的人計較,就是我們的過失,他們沒有過失。他們對我們的毀謗、侮辱、陷害,和種種障難,我們看到了要點頭:「做得不錯,正常的!」他們若能不這麼做,就不是凡夫了。所以,我們看他們看得很清楚,他們看我們就不清楚了。我們學「永離殺生」,就要學忍辱仙人。忍辱仙人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詳細記載在《大涅槃經》。



今天,看到小的蚊蟲螞蟻,你還能傷害牠們嗎?許多同修為這事煩惱:「家裡蚊蟲、螞蟻、蟑螂一大堆,怎麼辦?」你如果以真誠、慈悲心對牠們,牠們自己會離開。我在丹斯里李金友的山上吃晚餐時,他跟我說:山上種菜,初種時小蟲很多,也來吃菜。農夫隨牠們吃,絕對不趕牠們走。牠們也是眾生,也需要飲食,來吃一點,我們歡喜布施,決定不起一點惡心對牠們。這個情形逐年減少,現在已很少,不曉得那些蟲跑到哪裡去了。這證明有感應。不能殺,愈殺愈多,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過去幾千年來,農夫種植農作物,並沒有用農藥,收成也不錯。農藥發明之後,病害蟲只有增加,沒有減少,而且這些病害蟲對農作物的抵抗力逐年加強,殺之不盡。何必與眾生結怨仇?所以,「永離殺生」是最正確的觀念。我們不能說牠是害蟲就可以殺,憑心而論,動物之間,最大的害蟲是人類,你們想想,對不對?所以,我們一定要覺悟,要聽從佛陀的教誨,把殺的念頭斷掉。不但不殺,惱害眾生都不可以,絕不可以令眾生因我而生煩惱。我們的「忍辱波羅蜜」要從這個地方成就。



第二條是「永離偷盜」。偷盜的範圍非常廣泛,佛在經中和我們說明,偷盜是「不與取」。有主之物,主人沒有答應,你把它拿來用,就是「偷盜」。日常生活當中,這些不善不勝枚舉。我以前跟隨李炳南老居士十年,他當時在奉祀官府服務,職務是主任祕書。他每次領公家信紙信封,一定向奉祀官孔德成先生報告:「我領信紙信封,我私人寫信時也要用。」



孔德成先生聽的次數多了,說:「你怎麼這麼囉嗦!」



他說:「我用公家的信紙寫私人信,如果沒得到你的答應,我就犯了偷盜戒。我一定要與你說明,你點頭答應,我才敢用公家信紙寫私人信。」



今天,寺廟也印有信紙和信封,出家人拿去寫私人信,有沒有向住持方丈報告:「我要拿來做私人寫信用?」如果沒有,就犯了偷盜戒。這就是你的修善中夾雜不善。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更容易犯。寺廟的電話也是公家的,拿這個電話跟朋友聊天閒談,也犯盜戒。偷盜道場東西的罪,《地藏經》上有明文:「竊盜常住物,三世諸佛都不能救。」我常勸導大家,打電話要長話短說,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少一句不如不說。別人打給你,可以,那是他們付費,不是常住付費。我們打出去,常住就要付電話費。我單單舉這兩個例子,其他的可以舉一反三。



常住物一定要愛護,因為愛護常住物是惜福。糟蹋常住物,你出家就一生都沒福報。為什麼?福報都在這裡流掉了。佛家常講:「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諺語又說:「地獄門前僧道多。」我們想到這些話,毛骨悚然!所以,我決不勸人出家,出家如果不如法,就到地獄去了。不出家不墮地獄,出家墮地獄。所以勸人出家,就是把人拉到地獄去,害慘了人!這是最不道德的。李老師當年在世,只勸人皈依,不勸人受五戒。為什麼?我勸你受戒,你要是犯了戒,我也有過失。戒是要自己真正發心受持。如果想想這個戒條我做不到,那決定不可以受戒。實在講,我們只可以勸人學佛,勸人三皈依都有問題。為什麼?三皈依是要你自己發心的,三皈要是搞錯了,麻煩多!他皈依某個法師,皈依某個道場,「這位法師是我的師父、那位不是我的師父,這是我師父的道場、那不是我師父的道場」,起嚴重分別,是「破和合僧」罪,要墮阿鼻地獄。



不偷盜,最簡單的說,就是「決定不可以佔別人分毫的便宜」。古德講得好:「吃虧是福。」我們要學吃虧。佔便宜是罪過,要把佔別人便宜的念頭斷盡。



第三條是「永離邪行」。邪行指淫欲。在家菩薩不邪淫,出家人永斷淫欲。此地「永離」與「永斷」是同一個意思。



第四條是「永離妄語」。妄語是說假話,欺騙眾生。對人沒有實話,這個毛病習氣是無量劫帶來的。尤其現在的社會,妄語已成風氣。現在的法律,常常講到「保障隱私權」。保障隱私權當然要打妄語,不打妄語就不能隱私了,這是世法的標準,與佛法標準很不同。「私」總有不體面或者不光明的一面,佛法中決定沒有隱私。佛法完全透明,光明顯耀,大公無私。我們如果想在這一生成就道業,一定要永離妄語。



可是,佛法自始至終,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佛經中有例子:獵人追一隻兔子,兔子跑到一個三岔路口,逃走了。你正好在這個地方看到,獵人問你:「我剛才追的兔子從哪邊跑了?」這個人如果不妄語:「從這邊走了。」這隻兔子被他追到,命就沒了。這個時候,可以打個「方便妄語」,說:「兔子從那邊走了。」獵人就永遠追不到,你這個妄語是救了兩條命。這種妄語在佛法叫「開緣」,不是破戒。每一條戒律都有「開、遮、持、犯」,要有智慧通權達變,曉得什麼狀況之下,怎樣做是正確合理的。



你若不懂這些方法,就守住一個原則:「決定利益眾生,決定不害眾生。」說「兔子從那邊跑了」這句假話,其實救了兔子和獵人兩條命。獵人雖然起了殺生的念頭,但畢竟沒有殺生的行為,因此不會墮惡道。兩個人都救了,這是一件善行。凡是對社會、對眾生有利益的,這個妄語叫「開緣」。



第五條是「永離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鬥亂兩頭,決定是過失。叫人家父子不和、夫妻不和、兄弟不和、朋友不和,在社會上叫人家君臣不和、國與國不和,這個罪就更大。如果挑撥演變為戰爭,這個兩舌罪決定墮阿鼻地獄。如果兩舌破壞道場,罪過就更重。《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中有例子:兩個法師講經,講得不錯,聽眾很多,信徒對法師很恭敬,供養很多。別的出家人看到就嫉妒,於是造謠生事,挑撥間離,使聽眾對法師喪失信心,把這個道場破壞了。挑撥間離的出家人墮阿鼻地獄,以人間的時間計算,在地獄中一千八百萬年。我們必須知道,人間與地獄有很大的時差,人間一千八百萬年,在地獄的感受是無量劫。看到別人得恭敬利養,自己感到難過,無非是嫉妒、愚癡。造這種罪業,就要受這麼苦的果報。



第六條是「永離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沒有禮貌,出口傷人,容易得罪人。



第七條是「永離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眾生。這些口業,在今天的社會,幾乎很少人不犯,所以天災人禍綿延不斷。如果我們稍稍留意,從資訊中做個統計,你會發現,現在這個世界的災難頻率不斷在上升,而每一次的災難都比以往嚴重。什麼原因?眾生造作種種不善業感得來的。



有幾位台灣比丘尼問我:「法師,台灣中部佛教非常興盛,為什麼會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我告訴她們:「台灣中部我看過。在沒出家前,我在埔里住過半年,跟懺雲法師住茅篷。那個時候,埔里確實是台灣的福地,建茅篷的那座山非常秀麗,一般人講是好風水。可是,幾十年後,那座山建滿了寺廟,大概有二、三十間。大家講佛法興盛,可是仔細看看,是怎麼樣?每間寺廟都彼此不相往來,都不擇手段的拉信徒,都說:我這裡好、他那裡不好,自讚毀他。而且,那座山沒有整體的規畫,變成了亂墳崗,把風水完全破壞了。大地震從那裡發生,必有原因。李炳南老居士過去常講:有廟無道,不能興教。廟蓋得雖多,卻沒有道。雖然是出家人,卻沒有捨棄自私自利,沒有放下名聞利養,依舊搞貪瞋癡慢。不善的業,感得不善的果報,怎能怨天尤人?」



我又舉了一個例子。懺雲法師也在那兒,聽說大地震時,他沒有事。他的廟為什麼平安?老和尚雖然很少講經說法,但還是有修行,值得我們尊敬和讚歎,所以護法龍天還是保佑。種善因,得善果,不善的因,必有不善的果報。老老實實,規規矩矩,果報的對比就非常明顯。



最後三條是「永離貪欲,永離瞋恚,永離邪見。」這是最重要的。身惡和口惡都由意惡主宰。我們心念善,身、語當然善,如果心念不善,想不造口業或不犯身業,就太難太難了。所以,最重要的是意業。「修行」的意思,我們一定要搞清楚。「行」是我們的生活行為,「修」是修正。我們的生活行為有了錯誤,把錯誤修正過來,就叫修行。這十條善業就是教我們修行的方法。「永離殺生、偷盜、邪行」是修正身業的錯誤行為,「永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修正言語的錯誤行為,「永離貪、瞋、癡」是修正心地的錯誤行為。宗門與教下的祖師大德教我們修行要「從根本修」。根本是意業,即「貪欲、瞋恚、邪見」。



第八條是「永離貪欲」。欲是欲望,世間人都貪,不曉得利害。佛在經論上千叮嚀、萬囑咐:「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一條不斷,就叫你下地獄,五條都有,你就永遠不能離開地獄。我們在生活上,不能離開財色名食睡,但是必須明瞭它們的副作用之大,面對它們時要有極高度的警覺,不能為它們所害,決定不可以起貪戀之心。佛菩薩示現在世間,也要穿衣吃飯,但穿的是什麼衣?最簡單的衣服,能夠蔽體、禦寒、保暖就可以了,絕不貪求它的質料樣式。



在佛門,出家人穿的紅袈裟中,還繡著「萬壽萬福」等字或佛菩薩像,很容易增長貪心。這種服色在古時候有,但決不是法師自己做的,也不是信徒供養的,是皇帝對法師尊重,欽賜。要穿,也只是偶爾在大典禮當中,穿給皇帝看,不穿的話皇帝會不高興。如果不是皇帝要參加大典,決定不穿。現在出家人自己做的服色,追求好看,這是貪欲還沒能斷。韓瑛館長在一九九七年往生之後,我從此就不再用黃海青和紅袈裟。穿咖啡色的二十五條衣,我大概是第一人,在僧服店做衣時,還沒有人做過。我想到這點,是因為佛在經論中教導我們,出家人應穿染色衣。染是紅、黃、藍、白、黑五種正色混合在一起。單色代表一個族群,染色則代表多元文化,在前面已經講過。



第九條是「永離瞋恚」。不合自己的愛好,往往就起瞋恚心。慳貪墮餓鬼,瞋恚墮地獄,貪再加上瞋,後果嚴重。



第十條是「永離邪見」。邪見就是愚癡。違背真理,違背事實真相,見解都是錯誤的。愚癡很難辨別,所以我們一定要常讀聖賢書,接受聖賢的正知正見教誨,才能永離愚癡。



在這部經中,這十個綱目,都有各自的修學細目與因緣果報。不論宗門教下,顯教密教,這部經是共同科目。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統統都要修學。違背這部經典,就決定不是佛弟子。



以上這段經文,是我們修行的精華,希望諸位能把它背熟,常常檢點自己的心行,我們才能回頭,真正「轉惡為善、轉迷為悟」,最後達到「轉凡為聖」的殊勝果報。